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代价与利益的交换

商品:代价与利益的交换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因很简单,商品是花费了代价之后才得到的,它给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包括及时性在内的种种利益;没有诸元素聚合起来的这种“形式”,也就没有这些利益。采用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来理解或定义“利益”的反面,即成本。商品与废品的这种对比尤其能够说明商品以及经济活动的本质。勉强的商品形成过程,意味着勉强的商品使用过程。用户选择上的这种限制,进一步导致用户使用中的种种浪费与牺牲。

商品:代价与利益的交换

商品作为有关物理与思维元素结合起来的、现成的物品,一旦成形,就要尽可能地予以使用,哪怕这种使用是勉强的。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就不会轻易地废弃或拆解它。原因很简单,商品是花费了代价之后才得到的,它给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包括及时性在内的种种利益;没有诸元素聚合起来的这种“形式”,也就没有这些利益。

采用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来理解或定义“利益”(收入,或收益)的反面,即成本。从物质与能量守恒的观点来看,在商品的消费、代价的付出与成本的发生过程中,有用物品或商品转化成了其他的物质与能量形式,而物质或能源的总量却保持不变;鉴于此,是不是可以说,有用物品或商品的价值没有发生变化呢?当然不是。我们消费纸张,纸张变成垃圾,在污水与泥土中降解,此后很难再变回纸张。物质与能量在大自然中循环;即使在未来的某个时点,它们又重新变为对人有用的某些东西,通常也要经历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绝不是一时三刻即可实现的。我们使用汽油来驱动汽车,汽油燃烧之后,驱使车辆运动,产生各类气体或固体排放物,但是,我们又如何能够把“车辆运动+各类排放物”重新变为汽油呢?这两者可以相等同吗?当然不可能。这就是说,付出代价或发生成本的过程,正是商品形成过程的反过程,它把对人有用的东西变为对人无用的东西,把适于人来操作的东西变为不适于人来操作的东西,把及时性变成了“非及时性”——尽管相关的物质与能量都没有灭失。商品与废品的这种对比尤其能够说明商品以及经济活动的本质。

从这种循环流转的观点来看,无论生产活动还是消费活动,其性质都是类似的,都是在客观实体的品种、状态与运动阶段之间进行选择,进行迂回,若即若离。当事人要在适当的时机与场合中靠近这些实体,又要在其他场合中能够离开它们,与之保持距离,任由它们自行其是。不能靠近,就不能获益;不能离开,就不能免于受害。人类的行为就是在时间与空间中进行“套利”,在其夹缝中求生存。再次强调一下,没有那个无穷的、宽容的大自然(当然包括空间与时间)作为背景而存在,这种自由就是不能实现的。这也是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迂回生产方法。

这种视角所产生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人们通常所进行的成本―收益核算,必定只能在其注意力所集中的范围之内、在物质―能量大循环的特定区域或阶段之内、以及在人们自身所划定或赋予的特定含义之上来进行。假如要充分考虑废品循环之后的再利用,也就要考虑商品使用之后所造成的负面后果,再加上所有成本与利益的贴现因素,“完整的”核算将会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势必是非常难以回答的,因为相关的因素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计算也将是难以结束的。事实上,温厚的大自然的背景吸收了这种无限性,它允许人们忽略许多因素,允许把特定范围之外的潜在的利害因素都计为零。正是在这些前提之下,经济核算才得以能行。这是对于前文关于会计学观点的再强调。(www.xing528.com)

勉强的商品形成过程,意味着勉强的商品使用过程。单个商品往往会具有多种用途,也会具有人们意想不到的使用价值。在针对商品的特定操作中,单个使用者一般只使用商品的个别功能,而听任其他功能处于闲置状态。这些其他功能往往与使用中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如果被除去了,使用中的功能也就不存在了。而在另一些情形中,即使它们是可分割的,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人们一般也不会因此而拆解商品。资本品的形成与诸如此类的性质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由于不可分性的存在,为了方便起见,人们经常把一些现成的商品组合起来予以使用,这就是商品之间的“互补性”;而在另一些情形中,人们又用一种商品勉强地替代另一种商品予以使用,这就是商品之间的“替代性”。由于需要照顾到商品的现成性,商品之间的互补与替代一般都不可能是十分完善和理想的,都是在利与弊之间进行折中的。假如商品可以随时随地无代价地形成,人们就可以自由地把其中可以直接用于形成特定功能的元素抽取出来,而把剩余的元素放弃,以制作仅仅针对该特定用途的完善的商品,从而避免那些“浪费”了。

上一小节从正面论述了物质载体在商品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如,物质载体的采用使得商品变得庞大而笨重,因而给商品运输和储存增添了负担。人们所要利用的只是物质载体某些方面的性质,而物质载体却因此要跟随整个商品本身浪迹天涯。因此,现代生产发展的思路之一,就是为商品“瘦身”;在保障商品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地使用物质材料。某些物质材料的寿命是有限的,会发生磨损和退化,因此也就要在使用中不断地进行保养和维护。物质载体固化了技术,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处之一就是它不利于技术的升级换代。鉴于此,现代生产的另一个发展,就是把产品的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分开,以便可以对软件部分不时地进行升级;这就提高了产品整体的“可扩展性”。这种分离是借助于信息技术来实现的。信息技术把思想具体化了,它提供了一整套的概念、术语以及物理化的表达手段,以便人们来定义思想、区分不同的思想,并使思想与其背景和环境相分离。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把思想“有形化”了,这使思想比较容易成为商品。当然,思想的复制与传播变容易以后,思想要成为商品,又需要国家的法律体系及时地精进。

在信息技术所催生的这些发展中,商品的性质有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商品的上述种种性质都鲜明地体现在纯软件的产品上。用户购买和使用一种软件,所要利用的就是它的现成性。若非如此,他们也就自己编写软件了。现成性的存在,使用户一般必须在整体上拒绝或接受一种软件,尽管我们往往只对它的部分功能感兴趣。用户选择上的这种限制,进一步导致用户使用中的种种浪费与牺牲。软件产品的升级的确比硬件产品更为便利,但是,如果升级的幅度过大,或者用户享受售后服务的时间过长,可能就需要另行支付费用了;这就相当于需要购买新的产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鉴于我们已经论及的十分微妙的原因,现今的主流学者们总是倾向于强调信息经济的特异之处,就是不肯用传统的、对待物质经济的那种平常态度来看待它。其实,只要把思想与物质一视同仁,也就一通百通,经济世界就会在我们的眼中变得井然有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