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徽省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及成果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及成果简介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四县一区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图4-1合肥市区位及行政区划示意图新合肥市下辖四区四县和一个县级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14万km2,户籍人口为708万人,城镇化率达64.6%,一跃成为长江沿岸又一个超大城市,为安徽省全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安徽省合肥市行政区划调整及成果简介

2011年8月前,合肥市下辖四区三县,包括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长丰县、肥东县和肥西县,总面积约为7 029km2。2011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安徽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四县一区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原来的地级巢湖市被“一分为三”,所辖区域分别划归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其中,原巢湖市的市辖区居巢区和所辖庐江县被划入合肥市,居巢区成为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这样,一个崭新的合肥市跃然而生(图4-1)。

(www.xing528.com)

图4-1 合肥市区位及行政区划示意图

新合肥市下辖四区四县和一个县级市,行政区域总面积为1.14万km2户籍人口为708万人,城镇化率达64.6%,一跃成为长江沿岸又一个超大城市,为安徽省全力打造合肥都市圈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新合肥市的重要意义在于,首先有利于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培育壮大核心增长极。这为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加快皖江城市带发展建设,形成与长三角全面融合的空间开发新格局,打造在中部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群,培育引领安徽全省发展的合肥核心增长极,以及为加速安徽省崛起提供了强大支撑。其次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合肥市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安排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合肥市作为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水平,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从而能发挥更好地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最后有利于加强巢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主要流域集中于合肥市,可以实现对巢湖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这将有力地促进巢湖流域的治理与保护,从而更好地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促进内湖水运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