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居民治理:微治理下沉到社区网格

实现居民治理:微治理下沉到社区网格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治理”——以党建入脑为引领,以治理入户为重点,以居民入责为核心,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网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共治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我的社区我来管”。见“微”而知著。

实现居民治理:微治理下沉到社区网格

“微治理”——以党建入脑为引领,以治理入户为重点,以居民入责为核心,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到社区网格,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共治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我的社区我来管”。

针对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与群众期待有差距、事关群众平安和谐生活的矛盾问题日益增多、基层化解问题能力不够等短板,武昌区在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基础上,推动治理资源和治理重心进一步向社区下沉,提升社区自治和共治的能力和水平,更加高效、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推动工商、食药监、城管执法以及社会治安等城市执法、监管力量下沉,统筹开展政务、生活、法律文体、关爱、党员“六大服务”,尽可能让群众“办事在街道,活动在社区”。增强网格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在职党员干部、律师、医生及社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入网格,与社区网格员、下沉执法力量组成网格服务团队,搭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实施“整区推动工程”,通过市场化物业企业托管代管、区属公益性物业企业入驻和街属“红色物业”公司托底管理,推进老旧居民区“红色物业”全覆盖,着力解决小区停车、加装电梯、社区环境卫生等群众最关心的物业问题。

探索社区治理架构、工作体制和工作力量的再造,更关键的在于如何释放出居民自治良性发展的“大效应”。武昌区通过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协商民主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以社区党建联席会和社区议事会为平台,坚持把群众最关注的问题作为社区治理和居民自治的重点,通过“四民工作法”(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引导居民开展自治和民主管理南湖街的小区业委会针对物业服务矛盾,探索物业抵押金考核制度,打破了物业服务恶性循环,破解物业收费与物业服务质量相匹配的难题,促进了业主与物业公司相互认可、良性互动。武昌区还想办法激发社区自治活力,强化居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增强群众的自治信心。比如,通过开展“了不起的居民”评选等系列活动,发挥优秀居民代表、社区能人、最美家庭、先进典型等的模范作用,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www.xing528.com)

见“微”而知著。“三微”见证民生情怀,“三微”反映创新精神,“三微”考验责任担当。武昌区顺应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动“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精致化、城市建设精品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有效破解城市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大大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调研组成员:王亚平 江国志 王能荣 张 政 张河山 方家平 刘舜馨 刘 洁 周 明 丁远强 易振波 姚 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