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住关键,确保信息化高质量运行

抓住关键,确保信息化高质量运行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注重加强平台数据规范化建设,统一层级和部门之间业务流程和标准,确保综治信息平台有序运行。截至目前,各成员单位共享数据达452883条。二是发挥四级平台枢纽作用,准确采集基础数据。截至目前,共录入各类基础数据23192389条。规范办事流程,提高运行效率。强化重点管理,彰显运行功能。

抓住关键,确保信息化高质量运行

注重加强平台数据规范化建设,统一层级和部门之间业务流程和标准,确保综治信息平台有序运行。

健全数据链条,夯实运行基础。一是发挥成员部门的协同作用,充分整合部门数据。公安、维稳、司法、民政、卫生、教育、信访、安监、消防等综治成员单位,及时开通PC终端和移动终端端口,定期录入本部门相关信息,做到“一次采集、集中交换、多方共享”。截至目前,各成员单位共享数据达452883条。二是发挥四级平台枢纽作用,准确采集基础数据。按照“谁负责、谁录入”的要求,将数据录入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统一标准,规定时限,做到“数据不漏、信息不缺、录入不错”。截至目前,共录入各类基础数据23192389条。三是发挥基层网格骨干作用,实时更新日常数据。按照“广覆盖、全天候、立体式、常态化”的要求,网格员每天深入社区走访民情、排查矛盾、了解需求,并通过移动终端“社区E通”,实时采集、动态更新网格内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信息。

规范办事流程,提高运行效率。以四级平台为载体、以综治信息平台为纽带,建立点线结合、分级办理的扁平化网上办事流程。一是本级流转快捷。乡(镇)、村两级中心事权范围内的事项,按照首接平台网上受理、本级中心即时处置、办理结果网上反馈的流程,实现服务群众高质高效。二是分级流转顺畅。乡(镇)、村两级中心事权范围外的事项,第一时间上报至县级平台,由县级系统管理员按照横向流转、纵向指派的方式,进行分流指派,对需要多部门共同解决的事项,由县级综治办牵头协调会办。三是窗口服务高效。在县(市、区)、乡镇(街道)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受理的一般事项,由值班领导牵头会办处理,当场答复当事人。属于求助类的一般当场解决,属于法律政策类的及时交办,大大增强了平台和系统的群众满意度。启用网上办公系统,实现公文简报网上流转、台账资料网上建立、工作成果网上考评的信息化办公模式。(www.xing528.com)

强化重点管理,彰显运行功能。一是重点人员“全程管理”。利用综治信息平台,实时掌握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信息,督促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对各类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全员、全天、全程”。二是重点时段“协调管理”。在特殊时段、敏感时期,运用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指导公安、司法、维稳、信访等部门实时掌控重点人员行踪、及时分析重大矛盾苗头,做好稳控化解工作。三是重要板块“定点管理”。按照“守住线、控住面、防住点”的要求,对信息平台反映出的治安重点场所、部位,通过系统将有关信息分派至相关部门,督促各部门制定落实好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