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兄弟连:项目集管理实践成果

兄弟连:项目集管理实践成果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项目集试点的任务当仁不让地交给了小H。于是,兄弟连正式成立了,小H也成了H连长。他马上找到小M明确兄弟连的工作目标,两人讨论后确定了三个目标。

兄弟连:项目集管理实践成果

最近,随着公司的几个主打产品在市场上全面铺开,交付之后的运维服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产品上线后客户都会续签一个运维服务合同,服务内容一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二是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运维服务项目能给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又能增强客户黏度,因此很受公司重视。但是,与产品交付项目不同,运维服务项目数量多、人数少、周期长,又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随着战线不断拉长,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首先,几乎每个运维服务项目都要从原实施团队中“扣留”一些人员,导致产品交付力量不断被“消耗”,已经有些后继乏力了。其次,运维服务项目的人数少,腾挪空间小,有时忙得昏天黑地,有时又闲得闲云野鹤,工作强度极不均匀。第三,运维服务人员长久为一个客户工作,个人成长空间狭小,所以流失率明显偏高。

小M与老Q商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老Q做了个形象的比喻:产品交付团队好比是负责进攻的主力部队,运维服务团队好比是负责防守的守卫部队。守卫部队人数少、据点分散,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联系就很容易被各个击破。因此,参照军事上的做法,应该将分散的守卫部队整编成守望相助、统一指挥的卫戍部队

小M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但是希望听听一线项目经理的看法。在专题讨论会上,参会人员觉得老Q的方向没问题,但是有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每个运维服务项目都是跟着客户计划走,如何统一指挥?什么人负责统一指挥?当客户的要求和统一指挥的要求不同时,该听谁的?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有个慢条斯理的“声音”说道,当前项目的格局与项目集类似,可以采用项目集管理的方法制定方案,这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小M定睛一看,刚刚说话的正是前文提到过的那位善于用心与客户沟通的项目经理小H(见5.3节)。经过几年历练他已经成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高级项目经理了;而且,他乐于钻研项目管理理论,经常能从他那里听到很多新名词。

对于小H刚刚提到的“项目集”,包括小M在内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于是大家都急不可耐地问小H:“什么是项目集?和项目群有什么不一样?”

小H不紧不慢、言简意赅地做了一番介绍。简单说,项目群是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项目,主要通过协调的方式进行管理、以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例如,一个企业为建造一个IT系统而同时启动了多个相互关联的项目,每个项目交付一个子系统。因为子系统的特点不同,所以各项目的实施方法就会不同;但是,所有项目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服务。(www.xing528.com)

项目集是一组类型相同或者有逻辑关系的项目,项目间统一配置资源。项目集虽然有统一战略目标,但各项目拥有自己的具体目标。例如,公司同一款产品实施了多家客户以后,随之启动了多个运维服务项目。由于实施的是同一款产品,项目的实施方法几乎相同;虽然每个项目客户不同,但战略目标都是高质高效地为客户服务。项目集管理的核心是集中地进行协调管理,通过共享资源和成果、优化成本和进度,以更好地实现战略目标或获得更大效益。

听了小H的介绍大家茅塞顿开,看来老Q的想法还有理论依据啊!小M当场决定拿公司销售量最大的1号产品做试点,将其相关的运维服务项目都纳入项目集进行管理,如果试点效果好的话就推广到其他产品线。

项目集试点的任务当仁不让地交给了小H。小H经历过天梯项目的熏陶,觉得“1号产品运维服务项目集”这个名字太长了,应该起一个简短、响亮又好记的名字,这样才能引起关注、得到支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一起绞尽脑汁想了半天,试着取了七八个名字都不满意。最后,一位爱追美剧的项目经理无意中发现1号产品运维服务项目的成员几乎清一色是男生,于是建议取名“兄弟连”。

“兄弟连!”大家对这个名字一致叫好。做项目就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名字既体现了团队成员之间守望相助的亲密关系,也契合“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队精神。于是,兄弟连正式成立了,小H也成了H连长

小H说话虽然慢,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马上找到小M明确兄弟连的工作目标,两人讨论后确定了三个目标。第一,提升整体效率,不能让兄弟连的人数随着项目的数量线性增长。第二,要让兄弟连成为产品交付团队的保障,确保项目交付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第三,兄弟连要建立个人的上升通道和成长空间,避免人员流失。

明确了兄弟连的这三个目标之后,小H紧接着就开始了具体行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