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县办工业顺利完成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计划

县办工业顺利完成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计划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继承包责任制后,县办工业继续寻求深化企业改革之路。2008年至2011年初,又进行了第二次改制,国有股、集体股全部退出,县属工业企业彻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即一方面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将企业的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全部还给企业。至6月底,重点县属骨干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结束。按照上级用3年时间将国有、集体股全部退出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对县属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

县办工业顺利完成有限责任公司改制计划

继承包责任制后,县办工业继续寻求深化企业改革之路。承包制虽然给予企业一定经营自主权,但未能解决企业产权这一核心问题。根据中央文件精神,2003年开始对县属骨干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至2004年,县属骨干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国有股、集体股占大部分。这时实行的股份制仍是公有股份为主体。2008年至2011年初,又进行了第二次改制,国有股、集体股全部退出,县属工业企业彻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8月,政府县长张建中在乡镇企业 工作会议

县属工业企业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从2003年9月开始,到2004年4月结束,共用了8个月时间。县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景县企业改制领导小组,并从有关成员单位抽调一批专业人员,组建综合协调组、政策法规组、资产处置组、监督检查组、职工安置组、宣传组等6个小组,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全县企业改制工作。2003年9月9日,县委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县属工业、商贸企业、局办企业、乡镇集体企业及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30家,本着“依据政策、规范操作、明晰产权、激活主体、因企制宜、平稳过渡” 的原则,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和法律程序,进行以股份制、破产、拍卖、组建集团等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股权社会化,使改制企业建立起新的经营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内容是:将企业的国有资产有偿转让给社会法人或职工个人,公有资本退出,民间资本进入,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的民营企业。政府通过对企业资产的清理、评估、产权界定、转让并核销企业资金包袱(亏损)、安置企业职工、安排离退休人员,使企业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脱离政府怀抱。在实施企业产权改革的同时,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即一方面取消企业的行政级别,企业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将企业的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全部还给企业。另一方面,将工业、商业、物资、医药等经济主管部门改组为经济实体,取消行政职能,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成为市场主体。政府及主管部门,由过去管企业变为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www.xing528.com)

按照“先行试点、整体推进”的思路,首先以景县农机公司和景县机械总厂为企业改制试点。经过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产权认定、出资者竞标等工作过程后,农机公司整体出售,面向社会公开竞拍,以97.1万元卖给社会自然人,转为私有企业。景县机械总厂,职工入股组建东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入股股金420万元。12月,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景县机械总厂改制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名称为景县东风机械有限公司,总股本1303.5万元,其中,县属集体股878万元,占67.35%,公司法人代表及内部职工股425.5万元,占32.65%。2004年1月29日,对骨干企业景县厨房设备厂、景县化肥厂、河北弯管设备厂、景州V型轮厂的产权改制全面铺开。通过扎实做好资产登记、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工作程序,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国有、集体股权总额为7750.59万元,占总资产的74.9%;职工个人募股总额为2600.2万元,占总资产的25.1%;职工认股面占资产的50%至91.75%。至6月底,重点县属骨干工业企业改制工作基本结束。

按照上级用3年时间将国有、集体股全部退出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对县属重点工业企业进行了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2005年8月19日,县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批复了《关于河北德纳V型轮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集体股转让给企业内部员工的请示》,同意河北V型轮有限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集体股转让给企业内部员工。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9月至2011年4月,对国有、集体控股的河北恒兴机械有限公司、河北东风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百工实业有限公司、河北景化化工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进行第二次产权制度改革。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县属工业企业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任组长,吸纳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两个深化改革驻厂工作小组,负责4家企业的改革工作。企业也召开全体职工会议或职工代表大会,讲清意义、亮明政策、稳定队伍。同时成立企业深化改革筹委会,由发改局、企业董事会、部分职工代表共同组成,具体负责本企业的改革工作。随后,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专业人员严格按法律程序分步骤进行阶段性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产权认定。国有或集体股向企业干部职工转让。退股后国有、集体股资金由原有企业暂时有偿使用,企业制定逐年分期偿还计划。企业深化改革方案经企业改革驻厂工作组、筹委会讨论通过后,报县企业改制领导小组批准,在企业公示3天,由工会组织职工充分酝酿,提出意见并做出修改,提交职代会审议表决通过。这次改革范畴涵盖了全部公有产权企业,通过出售、破产、重组等方式,建立股份制企业,形成产权多元化民营企业,实行公有产权企业向民营股份制企业的转变。在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两个重点:即防止企业资产流失和妥善安置改制企业职工。制订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实行股份制、拍卖出售、职工买断工龄、改制费用等一系列政策条文,严格资产清查程序、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严格审批方案,保证了改革平稳进行。至2012年4月,县属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结束,国有、集体股完全退出,企业改制为民营股份制公司,逐步实现了“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型工业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