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新动能

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新动能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1届联大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明确表示,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的率先推进,尤其是与亚洲各国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以及契合各方共同利益的早期收获的逐渐取得,不但使亚洲各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好处,而且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力在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方向的引导下也在进一步增强。

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新动能

从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首次提出,“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各国合作应对多样化挑战和实现包容性发展的新道路”,[2]到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明确,“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3]再到2015年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发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理念和中国方案得到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和接受,并在2017年被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之中。第71届联大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明确表示,联合国愿同中国共同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想。[4]号称“世界经济风向标”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延续习近平2017年年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将主题确定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习近平还在世界经济深刻调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再次面临历史性选择之际,先是于2018年11月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明确表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后又在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上进一步强调,“各国走向开放、走向融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代表着生产关系演变的前进方向。在这一进程中,各国逐渐形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5]

无论对中国而言,还是对其他亚洲经济体来讲,“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6],均是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并使之真正由共识转化为行动的相对便捷且有效的优先路径。从2013年习近平强调,亚洲合作需更进一步,应“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7],到2014年李克强提出,结成亚洲利益共同体、形成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亚洲责任共同体[8],再到2015年习近平发表《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致力于推动亚洲区域经济进一步整合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见证了“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进一步强调,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9](www.xing528.com)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命运共同体建设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则能够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既是践行的支点,也是推进的路径。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的率先推进,尤其是与亚洲各国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以及契合各方共同利益的早期收获的逐渐取得,不但使亚洲各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好处,而且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力在构建命运共同体新方向的引导下也在进一步增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