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及其必要条件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及其必要条件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语言》一文的观点相同,在《道德情操论》里,斯密认为道德判断及其规则同样并不依赖于一个整体上的计划和安排。斯密已经论证过语言的复杂性会随着经验范围的扩大而增强,在《道德情操论》中他依然秉持着相似的观点。我们将这种欲望称为斯密《道德情操论》的必要条件。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及其必要条件

如第三章所述,为了理解人类道德发展,斯密提供了一个市场模型。他解释说,初生的婴儿除了欲望别无其他,更不会因为不适宜的欲望而心生丝毫的自责或愧疚。只有当他们从婴儿阶段进入儿童阶段,才会首次拥有蕴含行为准则的经验,知晓别人如何评价他们,明白以何种特定的方式去践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对情感的相互同情的渴望鼓励他们去了解别人的期望,并努力实现它。随着经验的不断丰富,他们能越加准确揣摩他人的期望,并以趋向情感的相互同情的方式践行。儿童就此养成已经学习到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日后成为规整他们生活秩序的内在原则。成人之后,更多的经验会促成更多、更复杂的原则,这些原则涵盖着诸多的行为和动机,它们已根据需要进行了修订、更正和微调。这些原则给公正的旁观者提供了一种视角,后者是人们评价自身和他人的标准。

和《语言》一文的观点相同,在《道德情操论》里,斯密认为道德判断及其规则同样并不依赖于一个整体上的计划和安排。面临许多具体处境,个体在作出诸多判断的过程中,一个公共的道德谱系逐渐发展形成,对于合宜性和美德的本质,公众最后达成了普遍的共识。斯密已经论证过语言的复杂性会随着经验范围的扩大而增强,在《道德情操论》中他依然秉持着相似的观点。从婴儿到儿童,最后成人,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丰富,我们最终发展出越来越复杂的判断原则,用以判断各式各样的行为和动机。斯密对于形成道德判断之普遍规则的论证,同语言的变化导致形式化的论证如出一辙,认为它们都是一个“不知不觉的”和“缓慢的”过程。我们在孩童时期与他人的互动是随意偶然的,随着年岁渐长,日益成熟,行为习惯得以养成;而在成人之后,这些习惯就会内化为我们俯仰行事的良知准则。斯密认为,经验的相似性促成了语言规则的形式化,能够记录和用于教导他人;但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语言会随着个体经验的改变而发生大的变化。道德准则的发展也是如此。人们的利益、经验和环境变化得极其缓慢,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得以长期存在的组织和机构,这些组织和机构为支撑自身的制度标准以及规则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反过来又对前者提供支持。宗教秩序、法律法规以及诸多文化习俗都彰显和明示着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标准。只要所谓的制度和习俗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和理解,这些标准就会一直存在——当然它不会是永恒的,正如语言也会消亡。(www.xing528.com)

斯密在《语言》一文中已经论证过语言的发展有赖于持续、公开的语言交流。而在《道德情操论》中他采用了同样的论证:个人的道德准则、公正旁观者的良心和视角,以及普遍接受和公认的社会道德标准,它们的发展都有赖于人们经常性的交往。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相互鼓励对方去发现和接受行为和判断的规则,由此引发彼此间情感的相互同情。而缺乏与他人的交往,例如前文提到的独居的岛民——他们没有机会去追寻这些法则,因此他们也不会这样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无所谓道德判断,正如独居的岛民那样,人们不会有关于善恶、好坏的概念。斯密最后认为,同语言的发展类似,驱使个人(基本上是无意识的)采取普遍法则的欲望对象不是衣食住行,而是情感的相互同情。对语言而言,由于人为欲望所驱动,希望借助语言这一工具,更好地实现组织合作,以使欲望更大程度上被满足。这个模型再次与道德判断的体系相吻合。我们将这种欲望称为斯密《道德情操论》的必要条件。在此处我们可以看到根由:如果没有欲望,人们就没有理由发明规则来满足它。因此在斯密看来,没有相互同情的欲望,道德标准就会全然缺失;同样如果每个人的需求被全然满足了,也就不会有语言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