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时间:2023-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2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钻石极其昂贵,但过去很长时间它只能用做装饰品;水很便宜,但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里马克思继承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指出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尽管200年以前,这一悖论困扰着亚当·斯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对此作出解释:“钻石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了它的均衡价格十分昂贵。”

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案例2 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

钻石极其昂贵,但过去很长时间它只能用做装饰品;水很便宜,但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个在经济学说史困扰了亚当·斯密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的价值悖论,你是怎样解释的呢?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价值悖论的历史吧。

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1723~1790)就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任何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

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亚当·斯密在他写作经典的《国富论》(即《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前十年发表的一篇讲演中就解决了钻石和水的悖论。钻石和水价格的不同是稀缺性不同,斯密说:“仅仅想一下,水是如此充足便宜以至于提一下就能得到;再想一想钻石的稀有……它是那么珍贵。”斯密注意到一个迷失在阿拉伯沙漠里的富裕商人会以很高的价格来评价水。如果工业能成倍地生产出大量的钻石,钻石的价格将大幅度下跌。

然而十年后写作《国富论》时,斯密突然从价格中分离出效用。他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区分开。水很有用途,但有很小的“价值”;一颗钻石几乎没有用途(这指钻石被用于工业之前),但有巨大的“交换”价值。

为什么斯密在他做讲演到出版《国富论》这段时间内改变了想法?西方经济学家一般都这样认为,这也许是他的宗教嗜好。斯密是一个清教徒,坚信加尔文主义价值观。他的加尔文信仰强调努力工作、有效生产和节俭的好处:《国富论》充满了高尚情操和美德。在他的思想中,钻石和珠宝是虚荣的奢侈品,与水和其他有用“产品”相比相对无用,而且他的经济理论反映了这些价值观。

西方经济学家经常对斯密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见《国富论》第二卷第三章)间奇特的二分法感到困惑。斯密认为政府官员、医生、音乐家演说家演员和其他提供服务者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而农夫和其他产品制造者具有生产性。为什么呢?他们认为斯密清教徒式的是非之心反对消费支持储蓄和工作。就像罗格尔·卡瑞森(Roger Garrison)描述的那样:“区分的基础不是重农主义的谬论而是清教徒的价值观,生产性劳动适用于将来而非适用于现在。”

但斯密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二分法对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影响远远比他意识到的要强,因为这一区分的本质是: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是“为赚钱而生产”并非“为使用而生产”。因此,两百多年来,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斯密的这一观点持批判态度。他们认为,19世纪70年代,三个经济学家——门格尔、杰文斯和瓦尔拉斯分别说明价格由它们的边际效用来决定,而不是由它们的全部效用决定,因为水是丰富的,增加一单位水很便宜,而钻石是极端稀缺的,增加钻石是昂贵的。这已经“科学的”解决了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他们追溯到学院派甚至亚里士多德的边际传统的恢复。在这一问题上,他们对他们的经济学之父毫不客气,埃米尔·考德(Emil Kauder)教授就曾说过:“我们经济科学之父写出水效用巨大,而价格很低。就这几个字,亚当·斯密已经浪费了两千年的思索。”

亚当·斯密真的浪费了两千年的思索了吗?从19世纪70年代基于价值边际效用的边际革命开始的新古典经济学,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虽然形式优美,但对经济现象的解释力日趋式微,已在世界范围内遭到责疑。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缺乏解释力,法国学生抗议学校把它列为学生必修课程,美国各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也联名呼吁要修改现行的经济学教材。目前,即使在西方,经济学界都有一种共识,经济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回到亚当·斯密,回到作为伦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何况经济学如果真的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它只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然而,当所谓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向经济学的边际革命发展时,卡尔·马克思,一位经济学的集大成者继承并发展了亚当·斯密价值理论,建立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区分了“价格”和“价值”两个不同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供求”只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而“价值”才是价格的决定因素。这里马克思继承和完善了亚当·斯密的“交换价值”理论,指出交换价值的基础是价值。交换价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建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本质,即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这一点,在马克思以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已经被历史所证明。

(资料来源:困扰亚当·斯密的价值悖论,哈尔滨学院启航网)

[思考讨论](www.xing528.com)

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你能解释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吗?

[案例解析]

早在200多年以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的价值悖论:“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换句话说,为什么对生活如此必不可少的水几乎没有价值,而只能用作装饰的钻石却索取高昂的价格?

尽管200年以前,这一悖论困扰着亚当·斯密,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对此作出解释:“钻石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决定了它的均衡价格十分昂贵。”这样作答之后,我们自然还会问:“为什么水的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如此低的价格?”其答案又在于,钻石十分稀缺,因此得到钻石的成本很高;而水相对丰裕,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几乎可以不花什么成本就能得到。

然而,这一回答仍然没有将成本信息与同等正确的事实协调起来,即世界上的水的供给比世界上的钻石供给有用得多。我们必须再加上一条真理:即水在整体上的效用并不决定它的价格或需求。相反,水的价格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取决于最后一杯水的有用性。由于有如此之多的水,所以,最后一杯水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即使最初的几滴水相当于生命自身的价值,但最后的一些水仅仅用于浇草坪或洗汽车。因此,我们发现,像水那样有用的商品只能以几乎接近于零的价格出售,因为最后的一滴水几乎一文不值。

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那样,经济价值理论并不难懂,只要你记住:在经济学中,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摇动价格和数量这个狗身子的是边际效用这条狗尾巴。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说明来解答价格悖论问题:商品的数量越多,它的最后一单位的相对购买愿望越小。因此,为什么大量的水具有低微的价格,为什么必不可少的物品,如空气,成为免费物品,其答案就清楚了。在这两种情况下,正是巨额的数量使其边际效用大大减少,因而减低了这些重要物品的价格。(萨缪尔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

学习建议]

1.本案例适用于第四章第一节关于“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辅助教学。

2.本案例旨在说明价值的源泉在于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量的多少。

3.建议进一步阅读: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8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