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品价值的历史空间:文化认同与消费文化的交融

商品价值的历史空间:文化认同与消费文化的交融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这一被占据的历史空间也成为品牌的天然代言人。当然,历史空间的经济价值绝不系于中产阶层群体,随着购物中心对历史场景的发掘,其商品价值也将会有更多的呈现方式和更多的群体面向。对历史空间的消费已经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重要部分。购物中心利用历史空间对怀旧情结的情感驱动、地域文化对个体的烙印和历史空间的商品价值达到间接消费的目的,同时也为历史空间保护和复兴问题上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商品价值的历史空间:文化认同与消费文化的交融

莎伦•佐金曾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城市的商机。”[1 6 9]实质上对历史文化的保护铸就了一种商机。当政府将老建筑和其他能体现城市过去的东西保护起来,这些东西的历史意义和形象就具有了经济价值,就能在旅游或其他商业运作中取得经济效益。同时,空间也已被消费主义所占据而成为消费的对象。列斐伏尔将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认为空间在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了商品[1 70]。当历史文化和空间都沦为商品,历史空间自然就成为一个承载资本积累目的的商品。历史空间作为一个商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空间给消费者带来的反差感。人们对购物中心的刻板印象一般都是一个拥有干净的玻璃窗、光洁的天花板、白色墙面的现代空间。而对传统历史空间的印象则是破旧的,昏黄的,不那么干净。可以说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空间。正是这种极端的反差,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感受,也符合购物中心寻求差异化以此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二是历史空间满足了消费者的炫耀心理。在充满个人主义精神的消费主义价值观里,人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通常是傲慢的、不尊敬的。所以个人对历史的消费性占有本身也是炫耀性消费的体现。之所以可以形成炫耀性消费,首先在于历史空间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艺术等方面的价值。无论是物质遗产还是非物质遗产,其蕴含了城市数千年的历史文脉,难以用价格来衡量。而无价之物永远都是最昂贵的东西。所以,将无价之物作为炫耀的对象也是理所当然的。

三是历史空间增加了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信任感。在消费骗局、套路、陷阱横行的当今社会,人们对消费产生了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使消费者对购物中心产生了隔阂。历史空间的历史价值不仅能够标榜消费者的身份,同时也提升了购物中心的品牌信任度。对于一些新兴品牌来说,没有老字号百年历史的积淀,缺乏消费者信任。而通过对历史空间的占有,迅速与当地文化形成链接,形成其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的错觉,消除消费者的戒心。同时,这一被占据的历史空间也成为品牌的天然代言人。(www.xing528.com)

如果前文所说的怀旧更倾向于欣赏和感受的话,历史空间的商品价值则更倾向于直接产生利益,而其最直接的消费对象是中产阶层。历史场景所带来的差异感、炫耀性和品牌信任满足了中产阶层对符号消费的需求,由此历史空间的经济价值也越加凸显。当然,历史空间的经济价值绝不系于中产阶层群体,随着购物中心对历史场景的发掘,其商品价值也将会有更多的呈现方式和更多的群体面向。

对历史空间的消费已经成为当代消费文化的重要部分。购物中心利用历史空间对怀旧情结的情感驱动、地域文化对个体的烙印和历史空间的商品价值达到间接消费的目的,同时也为历史空间保护和复兴问题上找到了一种可行的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