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储蓄增加与投资关系的影响

储蓄增加与投资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全社会的利润总和超过投资和亏损的总和,需求量的增长必定滞后于供给量的增长,造成市场供大于求。在储蓄增加的前提下,社会的投资、产出与消费只有在不断增长中,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投资增长停止必然出现商品过剩积压。这正是消费和储蓄增加对于经济作用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不能停止增长(投资)的原因。

储蓄增加与投资关系的影响

在有利润的情况下,企业的销售金额必定大于成本支出,如果全社会所有企业都有盈利,他们的利润聚集起来,就会使得当前社会商品供应总值大于当前社会总收入。企业的成本形成实时的社会购买力,实现商品的购买与销售,利润再投资滞后于当前的商品供销过程。

让我们考虑一个封闭社会,假设其没有政府、银行及对外贸易,这个社会只有甲、乙、丙三家企业,甲是一家房产公司,乙是一家制衣厂,丙是一家农场,他们在某年的年度经营状况如下表:

(单位:万元)

乙、丙两家企业这年总共生产并销售了12万元的商品,这两家企业只支出成本9万元。如果没有甲企业这年投资3万元,乙、丙两家企业生产的12万元的商品,最多只能卖出9万元的商品,因为社会工资总收入就只有这两家企业支出的成本9万元,再也没有任何资金来源可以用来支付并购买乙、丙两家企业这年生产的另外3万元的商品了。按照表中的情况,乙企业这年实现利润4万元,但这4万元最快也要明年才会用于投资。乙企业在本年度内获得的4万元利润,是依靠其他两家企业的3万元投资和1万元亏损所形成的支出来实现其这部分产品的销售和社会购买的。

在一个封闭社会中,如果不考虑政府、储蓄和外贸的作用,盈利企业的利润只能依托社会投资和其他企业的亏损来实现销售。只要全社会的利润总和超过投资和亏损的总和,需求量的增长必定滞后于供给量的增长,造成市场供大于求。有利润剩余的社会供给不能及时造成具有购买力的需求,累积起来将会形成经济衰退。

上面的例子假设工资全部用于消费,利润用于投资。这个假设虽然不严密,但易于理解。只要认为利润是扣除了“老板工资”(所有老板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后公司的销购之差,或者认为投资的主体来源于利润(在不十分富裕的社会中实际情况就是这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上面的假设偏差不大。

因此在有利润的情况下,社会每一年的生产与消费只有在下一年扩大的再生产和再消费过程中,才能得以全部完成。在一切为了利润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必须带来利润,利润必然带来再投资,有利润的市场经济只能在扩大再生产中持续增长,不能停止增长。(www.xing528.com)

严格说来,人们手中握有的消费剩余的金钱,无论来自工资还是利润,无论是现钞还是存款,也无论经由本人还是银行,只有在全部投资出去形成购买之后,社会的所有商品才完成了从购买与加工到卖出与消费的全过程。这个情况更加符合现代富裕社会的实际状况。从理论上讲,市场中企业商品的剩余与消费者货币的剩余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商品的剩余叫货物库存,货币的剩余叫货币储蓄。

企业的所有商品都应该经过从购买与加工再到卖出与消费的全过程。在人们手中握有的消费剩余的金钱全部花出之前,社会存有没有完成卖出与消费的商品,这些商品仅完成了购买与加工,还有后半部分卖出与消费没有完成。从理论上讲,人们手中的金钱必须全部花出去,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社会全部商品才能得以出清,否则就会形成积压。在储蓄增加的前提下,社会的投资、产出与消费只有在不断增长中,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投资增长停止必然出现商品过剩积压。

企业生产的商品卖出后换回货币,购买原材料继续生产,把货币发给职工购买生活消费品,以及企业扩大投资扩建生产设施。社会中的每个人把自己的劳动卖给企业换回货币,再用货币买来消费品继续生活。社会上所有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在不断地完成着商品—货币—商品的交换过程。只有当全社会所创造的全部商品都完成了商品—货币—商品的过程,才达到了社会所创造的全部商品的所有价值的完全实现。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商品,任何一件商品都将经历购买与加工、卖出与消费的过程,如果哪一件商品只经历了购买与加工没有经历卖出与消费,就意味着这件商品没能实现它的价值,变成了仓库存货。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任何人都要花费劳动换回货币,再用货币购买消费品,如果他挣到的钱只花出去了一部分,另一部分存起来了,存起来的钱必然对应了企业的库存商品。只有当存款变成了投资或消费后,库存品才被卖出与消费。

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只有实物商品(或服务)才能对人发挥实质性的作用,货币只是为了方便交换而使用的中间符号。消费者工作后挣到的钱,一部分购买了消费品,另一部分存起来了。消费品被消费者购买后就已经实现了消费品的商品价值。但是,新增的储蓄则不同,新增储蓄使得其所对应的商品,仅完成了商品—货币—商品过程的前半部分——从商品到货币;其后半部分——从货币到商品,尚未完全实现。只有当储户本人(或银行)将新增储蓄变成投资或购买消费后,商品—货币—商品的全过程才算完成。这正是消费和储蓄增加对于经济作用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追逐利润的市场经济不能停止增长(投资)的原因。有利润的市场经济只有维持足够的投资增长,才能实现足够的市场需求(有购买力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