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民生责任与民生品投机的协调研究框架

政府民生责任与民生品投机的协调研究框架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6章主要为政府的民生责任分析,此时把政府也作为一个参与主体,考察政府在衡量抑制民生品投机时的利害得失,以其能真正把政府行为纳入研究框架,使得纳入民生品投机行为的政府效用和行动能与抑制民生品投机协调一致。第2章“相关概念厘定”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领域关键问题的论述和界定。图1.1本书结构框架

政府民生责任与民生品投机的协调研究框架

本书从民生品投机问题出发,首先构建了一个宏观模型,分析了在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下模型的均衡解,指出了政府需要引导民众预期转向才能促进市场由投机性向消费性转变。进而本书分解了促进预期转向需要使用的子工具,基于笔者提出的民生品盒子、投机品盒子和民生负担盒子,建立针对民生品被投机现象的预警与监测体系,旨在通过新型的封闭与开放、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预警模型对愈演愈烈的民生品投机行为发出预警,并对已被投机或可能被投机的民生品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因为政府是否会抑制民生品投机取决于很多因素,尤其是在抑制投机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受阻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可能在主观上会对民生品投机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因此,本书进而采用了博弈框架分析了政府和投机群体的短期和长期均衡解,指出了对地方政府抑制投机不利的行为有所惩戒,才能促进其主动进行民生品投机抑制。最后,本书又从产业均衡的角度考察沉淀于虚拟经济的投机资金的现状,并进而通过分析指出,在货币具有投机职能的现状下,提高实体经济投资的边际效率,才会最终实现抑制投机下的产业均衡。

总体而言,本书的第3至第5章主要从民生负担的市场层面分析,提供给政府市场层面的相机抉择政策。第6章主要为政府的民生责任分析,此时把政府也作为一个参与主体,考察政府在衡量抑制民生品投机时的利害得失,以其能真正把政府行为纳入研究框架,使得纳入民生品投机行为的政府效用和行动能与抑制民生品投机协调一致。第7章主要为融入货币因素的宏观长效产业均衡分析,指出了就经济的宏观整体来看,应该遵循的决策方向。

本书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部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阐述了课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与本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列示了课题的研究方法、目标和框架,展示了本书的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2章“相关概念厘定”部分是对本课题研究领域关键问题的论述和界定。

第3章构建了一个预期模型,分别从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两个层面对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引导民众预期转向可以促使投机性市场转向消费性市场。

第4章延续上一章的主题,把引导民众预期的子项目分解到“三个盒子”模型——民生品盒子、投机品盒子和民生负担盒子。该章先对“三个盒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之后对于“三个盒子”九个维度权重确定方法进行了讨论,从而以这些条件为基础产生了以静态和动态监测为支撑、封闭式和开放式两大体系同时运行的新型的民生品投机预警与监测系统。(www.xing528.com)

第5章为第4章模型的实证分析,包括问卷设计和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在实证结果基础上,针对被投机或预警的民生品提出切实可行的抑制投机建议,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对民生品投机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借鉴。

第6章基于体制改革的博弈分析,使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政府与投机群体博弈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指出了对政府失察行为进行惩戒和约束才能使得民生品投机行为从地方政府层面得到解决。

第7章基于货币投机职能的产业均衡分析,考察了沉淀于虚拟经济的投机资金的现状,进而通过分析指出,在货币具有投机职能的现状下,提高实体经济投资的边际效率,才会最终实现抑制投机下的产业均衡发展。

第8章为总结与展望。

全书结构框架见图1.1。

图1.1 本书结构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