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医院员工培训方案实施及评估:柯氏四级模型

医院员工培训方案实施及评估:柯氏四级模型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培训对象来划分,医院员工培训可分为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辅助人员培训和全员培训。培训方案实施是对培训计划的具体落实。培训评估是对培训有效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过程。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是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次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医院员工培训方案实施及评估:柯氏四级模型

医院员工培训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医院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医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利于培养与传播医院文化,提升医院的凝聚力。因此,员工培训越来越受到各级医院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员工培训来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级医院的主流做法。

医院员工培训是指医院通过对员工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让员工获得完成其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员工现在或将来的工作绩效的过程。医院员工培训具有战略性、全员性、专业性、层次性、实用性、长期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医院培训中,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构成了培训工作的全过程。

按照培训对象来划分,医院员工培训可分为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辅助人员培训和全员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卫生方针政策、卫生发展战略、方案解读等;技术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新技术、新进展等;全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医院文化、规章制度、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医疗风险管理、医患沟通艺术等。

按照在职时间来划分,医院员工培训可分为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离职培训。岗前培训是指对新员工所进行的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对医院概况的介绍、医院相关的规章制度介绍等;在职培训的内容要依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来确定;离职培训是医院为了帮助即将离职(包括退休)的员工获取再就业能力或适应未来退休生活的一种培训。

按照培训地点来划分,医院员工培训可分为医院内部培训和医院外部培训两种。医院内部培训主要是通过工作轮转(如新员工轮岗)、工作带教(以老带新)等方式进行;外部培训是员工脱离工作岗位外出进修、短期培训或学术交流等。

医院员工培训流程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制订;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价等。(www.xing528.com)

培训需求分析也称为确定培训需求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重要依据。培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培训需求分析可以从岗位任职者个体层次、工作层次、组织层次三个层面进行。

在培训需求分析中要明确的问题有:为什么要培训?谁(人员或岗位)需要培训?需要培训什么?如何培训?什么时间培训?在哪儿培训?培训的成本是多少?

医院在培训需求确定之后,接下来就要根据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培训目标、培训原则、培训对象、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师资、培训组织人、考评方式、培训经费预算等。

培训方案实施是对培训计划的具体落实。培训实施由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部分构成。医院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工作的日程安排,组织、协调、安排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各项工作,并在资源保障、人员调配、培训现场控制等方面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培训评估是对培训有效性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过程。评估培训的方法有很多,最为经典的是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是从“反应”“学习”“行为”和“结果”四个层次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反应评估主要是考核学员对培训项目的反应,即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条件、培训师资的看法,通过对这个层面的评估,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总体反应和感受;学习评估主要是评估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行为评估主要考查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变化情况,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结果评估是上升到了组织的高度,即判断培训是否对组织有具体而直接的贡献,该层面的评估内容是一个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