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省科技供需错位突出矛盾需解决

河北省科技供需错位突出矛盾需解决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战略,河北省委、省政府也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部署。但河北省有限的创新资源、较低的创新能力,满足不了创新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

河北省科技供需错位突出矛盾需解决

近几年创新发展的成绩是突出的,但面对中央要求、全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重大任务,深层矛盾越来越凸显,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重大障碍。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临着四大突出矛盾:

第一个矛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推进,与部分同志创新意识不高、能力不强、方法不多的矛盾。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战略,河北省委、省政府也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部署。一个重大战略的实施,既需要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与精心谋划,也需要每个企业、科研院所甚至每个人参与并作出自己的贡献,是一项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全力推进的重大工程。但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部门、部分同志对创新内涵理解不深,对世界创新发展趋势、特点及对我们的影响研究较少,自觉利用创新来破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不强、方法不多,许多创新工作推进不够得力,一些政策出现“中梗阻”现象,延缓了创新发展速度。

第二个矛盾: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较强的区域创新能力引领支撑,与河北省创新资源相对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矛盾。

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提是拥有较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较高的创新能力,这已被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经验所证实。但河北省有限的创新资源、较低的创新能力,满足不了创新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巨大需求。中央驻冀科研开发机构只有18家,双一流大学一所没有,这样的布局既满足不了全省的创新需求,又直接影响了国家创新要素在河北的投入,也难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聚集。近年来,虽然采取了多种措施,创新能力依然在全国中下游水平徘徊,难以支撑引领发展需要。(www.xing528.com)

第三个矛盾:加快提升创新能力需要强力投入,与财政调控能力较低、企业研发能力不足的矛盾。

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必须有强力的科技投入作为保障。虽然河北省近几年R&D投入不断增加、R&D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但仍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3%,与全国平均水平(2.18%)相差0.75个百分点。国内创新能力处于第一梯队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其R&D经费投入强度2016年均超过2.4%。但河北省财政支付能力较弱,2018年河北省人均GDP约为4.738万元人民币,约为同期全国平均的73.4%。按美元算,2018年河北省GDP约为5442亿美元,人均GDP约为7160美元,排在全国第20位左右,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财政科技投入是难度很大的任务。企业是R&D投入的主体,但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0.7%左右,在全国名列第25位以后,与东部其他主要省份差距较大,与发达国家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3%~5%的比重差距更大。国际上一个定性研究结论显示: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小于1%,企业难以生存;2%可以勉强维持;5%以上才有竞争力。显然,企业研发能力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

第四个矛盾:创新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与科技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深层突破的矛盾。

完善的机制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基础条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能力既重要而又成本低、见效快的途径。从调研分析看,河北省科技体制改革与支持创新的政策涉及面广、影响大,涉及科技、发改、财政、工信、人社、教育等多个部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类主体,涵盖模式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多个类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项突进难以快速展开,而全面推进又需假以时日,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