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韩国汉江奇迹:从农业落后到先进工业国

韩国汉江奇迹:从农业落后到先进工业国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后,韩国迎来了快速的工业化时代。从1971年开始,韩国政府将船舶、化学、电子、钢铁、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引导财团进行大量资本投入,韩国经济随之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韩国GDP的平均增速高达11%。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韩国人均GDP以年均9.7%的增速,连续增长了30年,创造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工业国的“汉江奇迹”。

韩国汉江奇迹:从农业落后到先进工业国

20世纪60年代初期,韩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仍旧高达40%。韩国经济的转折与腾飞,始于朴正熙时代(1963—1979年)。

1961年,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掌握了政权。他军人出身,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了军人文化,以类似“独裁者”的身份,集结、调动国内所有资源,将“经济发展第一”作为政府工作核心目标。随后,韩国迎来了快速的工业化时代。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韩国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廉价的劳动力,重点推动纺织品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拉动GDP以超过9.5%的增速增长[2]。几年之后,随着工资上涨,大量依靠人力的产业开始逐渐丧失竞争力,政府开始支持、推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从1971年开始,韩国政府将船舶化学电子、钢铁、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引导财团进行大量资本投入,韩国经济随之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据统计,1973—1979年,有75%以上的资金投入了以上六大产业。在这一时期,韩国GDP的平均增速高达11%。到1980年,电子产品、钢铁占据出口主导地位。

此后,韩国多个产业采取了“代工生—技术转移—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汽车半导体电脑手机显示器等新兴支柱行业不断出现。[3]在政府战略性扶持下,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如现代、三星、LG(乐喜金星集团)等企业开始在各个领域称霸世界。韩国三类产业占GDP比重不断变化:第一产业(农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不断减少,第二产业(工业)占GDP的份额从10%上升到40%,随后第三产业(服务业)接力,份额不断上涨,实现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www.xing528.com)

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与快速城市化进程交织在一起。随着工业化浪潮,配合着农村的新村运动,韩国在1960—1990年这30年间快速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从28%提升至80%。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韩国人均GDP以年均9.7%的增速,连续增长了30年,创造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工业国的“汉江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