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和上海的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及对地价的影响

天津和上海的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及对地价的影响

时间:2023-05-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津是国内第一个建立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上海公共交通最为便利,截至抗战前,上海公共租界共有有轨、无轨电车线路16条,汽车线路5条;法租界有电车线9条,汽车线2条;华界有电车线路4条,汽车线10条。概括道路、车辆及公共交通状况,总的结论是,地价随道路及公共交通的改善变化十分显著,各城市在交通水平上的差异与其地价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

天津和上海的公共交通发展历程及对地价的影响

天津是国内第一个建立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1906年6月,比商世昌洋行在天津修建的有轨电车开始运行。这不仅是国内首创,而且比起德国日本的有轨电车起步也不算晚(汉堡始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始自1903年)。最先通车的是环旧天津城而行的白牌电车路线,1908年开辟了北大关—东北角—金汤桥—东站之间的红牌线路,北大关—东北角—劝业场—东站之间的蓝牌线路,北大关—东北角—劝业场—海关之间的黄牌线路,1918年修建了劝业场至老西开的绿牌线路,1927年又开辟了东北角—东南角—劝业场—海大道的紫牌路线。

至此,天津全市共有电车线路6条,营运路线23.2公里,车辆162辆,其中机车77辆,拖车85辆。每天收入票款中的铜元,即占全市铜元流通量的50%—60%,成为天津最大的铜元汇集处,足见其营业兴旺。二三十年代天津市中心地价上升,与电车的开通很有关系,沿线地段全部成为繁华商业区。租界内劝业场一带姑且不论,华界最明显的是东、南、西、北四条环城马路,通车后均成为商业区。6条线路中有5条经过东马路和东北角,在这里形成了华界地价最高点,平均每亩5—7万元,几乎能与法租界地价最高的劝业场一带抗衡。

天津电车问世两年后,上海的第一辆有轨电车出现在南京路上。1908年3月,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南京路外滩至西藏路段建成通车。通车那天,沿路人山人海,从此,南京路地价比其他街道又高一等。上海公共交通最为便利,截至抗战前,上海公共租界共有有轨、无轨电车线路16条,汽车线路5条;法租界有电车线9条,汽车线2条;华界有电车线路4条,汽车线10条。租界内公共交通几乎无处不到,华界的电车则仅限于市区,汽车大部分为郊县长途,可见,上海租界与华界公共交通水平有很大差别。(www.xing528.com)

总之,近代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刚刚起步,市内公共交通往往比长途汽车交通更落后,只有上海、天津、北平等极少数城市设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大多数在20年代末才陆续开办,无轨电车只有上海才有。因此,公共交通对地价的影响就显得更加突出。

概括道路、车辆及公共交通状况,总的结论是,地价随道路及公共交通的改善变化十分显著,各城市在交通水平上的差异与其地价水平的差异基本吻合。由此可见,修路是提高地价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