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百度搞笑广告助力上市,更懂中文

百度搞笑广告助力上市,更懂中文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大家异口同声喊道:“百度更懂中文!”短片的末尾,还有5段精辟的文字,描述百度在中文断句上的技术优势及对中文的执着和热爱,展示了“有问题,百度一下”等百度产品特色,此举很清楚地告诉网民:“百度,比老外更懂中文。”其中,以“唐伯虎篇”传播得最为广泛。这原本是一个介绍百度产品优势的广告。这一系列的视频短片,在百度上市前为其树立了品牌形象,更加巩固了它“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的王者地位。

百度搞笑广告助力上市,更懂中文

【案例简述】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2005年,一则以唐伯虎为主题的搞笑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城墙上,贴有一张悬赏文字告示,一个看似很有学问的老外带着一个美女来看告示,老外说:“我知道。”

正巧江南才子唐伯虎在市民的一片欢呼声中走来,说道:“你未必知道。”他将悬赏上的文字断句成“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

老外只懂得重复那一句“我知道”。随后,唐伯虎又不停地说下去:“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

“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唐伯虎还原了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告示,老外一脸窘迫,连老外身边的美女也被唐伯虎吸引,向他投怀送抱。

唐伯虎挫败了老外的嚣张气焰,老外气急之下喷出一口鲜血。此时大家异口同声喊道:“百度更懂中文!”

短片的末尾,还有5段精辟的文字,描述百度在中文断句上的技术优势及对中文的执着和热爱,展示了“有问题,百度一下”等百度产品特色,此举很清楚地告诉网民:“百度,比老外更懂中文。”(www.xing528.com)

【营销亮点】

这个电影式的小广告,被业界称之为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爆品营销案例。据说该视频短片的创作是因为“没有广告预算”而想出来的。视频出炉之后,百度没有额外花费一分钱投放广告,没有发过一篇新闻稿,仅仅通过员工邮件以及一些视频网站挂出下载链接等方式扩散开来,传播效果却是出人意料得好。

截止2005年12月,超过2000万人观看并传播这个广告视频,几乎涵盖所有网络搞笑交流中心、视频中心及不计其数的个人博客和几乎所有论坛。百度藉此先后获得国际实效营销类的专业大奖——2006年艾菲金奖、第12届中国广告节上代表中国广告创意最高荣誉的全场大奖以及2005年年度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案例。视频走红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业绩的提升,百度市场占有额比原先提高了10%左右,达到了很好的营销效果。

为了配合百度上市,百度特地策划推出这一系列短视频广告。广告的灵感来自于2004年一组移动、联通相互恶搞攻击对方的视频在网络的热播,百度决定做一组不需要投入大量广告费,而让网民自动传播的搞笑短片,经过几次反复,最后确定下来的一系列广告有4个,分别是“刀客篇”“唐伯虎篇”“孟姜女篇”“名捕篇”。其中,以“唐伯虎篇”传播得最为广泛。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猎奇——搞笑。

这原本是一个介绍百度产品优势的广告。经过唐伯虎对同一句话用标点进行不同的断句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让老外听得玄晕至吐血,表达了百度对中文有更深的理解力。这部片子结合了娱乐、八卦等因素,与市场现状、人们的心理现状相呼应,十分成功。

唐伯虎篇恶搞的表达形式,迎合了80后一代网民的口味,一下子击中他们的内心,他们很愿意与年纪层次相仿的网友分享这段视频。这一系列的视频短片,在百度上市前为其树立了品牌形象,更加巩固了它“第一中文搜索引擎”的王者地位。

陈/轩/点/评

移动社交时代的最大特点是将传播的主动权还给消费者,所以才会出现定制生产的商业模式。以前的消费者如同婴儿,只能回答Yes,或者No,而现在的消费者不仅站起来对企业指手画脚,甚至开始“抢夺”企业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创意等“神圣的权利”。所以,即使连百度这样的超级企业,也在想法设方讨好大众。很多人都觉得互联网公司做的广告土味十足,其实是他们更懂目标人群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