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的反清斗争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的反清斗争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作为这场斗争的主力,仍是明末两支农民起义军,即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和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及其余部。清朝则将这些农民起义军视作自己夺取全国统治的最大障碍,首先组织全力扑灭他们。在武大定等大顺农民军余部的带动下,宁夏各地农民和士兵也纷纷聚众响应,展开反清斗争。

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的反清斗争

一、以明末农民起义军余部为主力的军民反清斗争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清军入关后,一方面以“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所谋者惟闯贼”、“仰承天命,吊民伐罪”[1]为旗帜拉拢汉族上层;另一方面对内地广大人民包括中小地主实行高压政策,镇压所有不归顺者,圈占耕地房屋,强制汉人剃发易服。当时受清军迫害的首先是广大农民,汉族和其他民族各阶层群众的生命财产都受威胁。因此清初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全国规模的抗清斗争高潮。而作为这场斗争的主力,仍是明末两支农民起义军,即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和张献忠领导的大西军及其余部。清朝则将这些农民起义军视作自己夺取全国统治的最大障碍,首先组织全力扑灭他们。所谓“今日事势莫急于西贼”,“破此则大业成矣”[2]

顺治元年五月,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北京之后,立即任命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分别率军(包括满洲八旗和明降将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等人所部,以及蒙古各部),分两路追剿由北京撤退至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次年二月,多铎向朝廷奏报:“大军于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追流贼至陕州……(次年)正月十一日逼潼关口,自成遁走西安,贼守将马世尧伪降。十三日,大军入关,斩世尧。十八日,师主西安,自成窜商州。”同月,阿济格也奏报:“秦属州县……攻下者四城,降者三十八城,俱已安抚。”[3]

▲银川市钟鼓楼

虽然李自成农民军主力已撤离陕西,但其余部在贺珍、贺弘器、李明义等人领导下,仍在陕西,特别在关中和固原一带坚持斗争。他们组织当地群众,并联合前明将士,共同抗清,曾围攻清军占领的西安七个月之久。

在宁夏地区,抗清斗争的主要领导者是贺珍的部将武大定(原明朝固原副将)。同东南人民抗清斗争相呼应,武大定在固原组织抗清,“徒党甚众”。顺治二年十二月,他们处死了清军固原总兵何世元,副使吕鸣复,游击周存德和马应熊等人。次年五月,为了对抗肃亲王豪格的围剿,武大定率众退入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顺治四年六月,武大定攻克陕西紫阳县,声势复振。虽然最后寡不敌众,被清军击败,部众二千余人惨遭残杀,但武大定和贺珍的余部,仍在陕西各地坚持抗清斗争,直至顺治六年。

在武大定等大顺农民军余部的带动下,宁夏各地农民和士兵也纷纷聚众响应,展开反清斗争。

顺治三年三月,清宁夏副将王元、马德,因为反对官府无故监禁士兵赵锐,率众攻入宁夏巡抚衙门,处死了首任巡抚焦安民。宁夏总兵刘芳名采用分化瓦解手段,扼杀了这次士兵暴动。首领杨成名、白友大被杀害。[4]

次年春,马德等人同农民军贺弘器部众联络,又于豫旺城(今属同心县)抗清,夺取清军的武器和物资,并一度联合攻克安定(今甘肃定西县)。同时,王一林等也在螺山,杀死清军参将张纯而起义。(www.xing528.com)

为了镇压宁夏一带的抗清斗争,陕西总督孟乔芳于当年五月率军屯驻固原,各地起义群众先后遭残酷杀害。宁夏总兵刘芳名领兵进攻王一林等于乱麻川,再追击至豫旺城,进行剿杀。至秋季,刘芳名发兵河儿坪,屠杀了马德、李国豪等起义农民一千多人,又在固原击败了贺弘器和李明义等大顺农民军余部。副将马宁则率清军于半个城镇压了大顺农民军部将洪大诰所领导的起义群众。

不久,山西爆发了大同总兵姜赫的倒戈抗清斗争。姜赫原明朝大同总兵官,曾参与李自成农民军,投降清朝后仍为大同总兵。顺治六年一月,他宣布奉南明永历正朔,自称大将军,控制了晋北、内蒙古广大地区,再次推动了晋、陕、甘等地明朝残余军队的抗清斗争。

当年三月,明宗室朱森淦在阶州(今甘肃武都县)起事,陕北王永强等聚众响应,先后攻占延安、榆林定边、临河堡和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县)等地,杀死延安巡抚王正志和靖远道台夏时芳等清朝官吏。清军在吴三桂的率领下,同宁夏的驻军联合围剿,直至十月才平息了王永强领导的这次陕北反清起义。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西北回、蒙古等少数民族群众都已参加了这场广泛激烈的反清斗争。顺治五年四月,甘肃河西回族人民在米喇印和丁国栋的领导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市)起义。他们奉戴故明朝延长三朱识,在“反清复明”的口号下,迅速攻下凉州,占领巩昌、岷州、兰州临洮、渭源等城,控制了全部陇西地区,并在兰州处决了甘肃巡抚张文衡等一批清朝官吏。当时“关内外诸回蜂起应之”,哈密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群众也来援助,史称他们“号召土寇十万,号百万,关辅大震”[5]

清朝任固山贝子吞齐为平西大将军,会同固山额韩岱统率满、蒙古大军剿回民抗清队伍。顺治五年六月,清军渡河而西向追击,米喇印牺牲于永昌(今甘肃永昌县西北)。次年十二月,清军集中兵力围攻回民孤军死守的肃州(今甘肃酒泉市),城破后,丁国栋和大部分抗清群众壮烈牺牲。清军副将马宁在这次镇压起义中,以功升为都督同知。米喇印和丁国栋领导的这次反清斗争被镇压下去了,但他们的余部转移阵地,继续战斗,直到顺治十年才最后被消灭,首尾连续六年。这是清代西北回民多次大规模反清斗争的前奏。

顺治六年,居于河套的蒙古鄂尔多斯台吉扎木索和多尔济等发动蒙古群众,劫持清朝派来的使臣图鲁锡奔向贺兰山,并以此山为大本营,经常袭击清军。顺治八年九月,清朝派喀喀穆等率军进讨。次年五月,清军出宁夏水驿口绕至贺兰山后,搜剿鄂尔多斯部。多尔济领导蒙古族起义群众奋起同清军战于贺兰山。战败,多尔济等人牺牲,被清军劫掠的牲畜多达万余头。

总之,顺治年间各族群众的反清,犹如燎原大火,燃遍全国,宁夏地区更不例外,而且延续甚久。直至顺治十六年三月,宁夏犹有的清军都司王一龙发动的兵变。他们一度攻占兴武营(今属盐池县),而在清军的剿杀下,很快败退到花马池,首领王一龙被杀害。虽然清初宁夏军民的多次抗清斗争都被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各族群众为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追求民族平等而勇敢战斗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