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持战斗的起义军:黄巾余部与贫苦农民举起义旗

持战斗的起义军:黄巾余部与贫苦农民举起义旗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在各地的黄巾军余部仍在进行着战斗,在广大地区又有许多贫苦农民纷纷举起义旗。但更多的起义军将士并未动摇,他们在褚燕投降后,继续坚持战斗。成为北方起义军中的另一支主力。但另一部青州黄巾军仍在坚持战斗,建安二年起义军击败琅邪相萧建。旬月之间,连克三郡,起义群众骤增至万数。益州黄巾军的胜利,使统治者惊慌万状,而少数民族人民则配合起义进行武装斗争。

持战斗的起义军:黄巾余部与贫苦农民举起义旗

黄巾军的主力虽在起义后的九个月就被镇压下去,但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并未在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结束。坚持在各地的黄巾军余部仍在进行着战斗,在广大地区又有许多贫苦农民纷纷举起义旗。他们在黄巾主力失败后的艰苦、险恶形势下,继续坚持同东汉政府斗争达二十余年之久。主要的有:

北方义军战旗高举 今河北、河南、山西一带的广大农民,以更加顽强的战斗回答了东汉政府军对黄巾起义主力的镇压:自中平二年(185年)起,这一带起义军战帜林立,名号繁多,有黑山、黄龙、白波左校、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左髭、丈八、平汉、大洪、司隶、缘城、雷公、浮云、飞燕、白雀、杨凤、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绕、畦固、苦蝤等部。起义军大者二三万人,小者六七千人。他们在战斗中逐渐联合起来,并以黑山(今河南浚县西北)为根据地,号称“黑山军”,有众至百万。

黑山军的首领起初是博陵张牛角(即“青牛角”),张牛角死后,常山褚燕被推为帅,改名张燕。黑山军继续同政府军队及地方豪强武装斗争,使“朝廷不能讨”(《汉书·皇甫嵩朱儁烈传》)。反动统治者无力镇压起义军,就变换手法,采用招降的策略,以“平难中郎将”的官位,和管理河北各山谷的权力,诱褚燕投降,经不住诱惑的褚燕终于投降了政府军。但更多的起义军将士并未动摇,他们在褚燕投降后,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才被袁绍曹操等镇压而失败。

山西南部,有黄巾军余部郭太,于中平五年(188年)重整旗鼓。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永固镇)率众起义,号称“白波军”,活动于太原、河东一带,力量发展到十万余人。成为北方起义军中的另一支主力。

青、徐黄巾军威震东方 在黄巾军奋战过的青、徐二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黄巾主力被镇压后不久,起义军又飒然复起,活动于青、冀、徐、兖等地,把刚刚恢复的封建统治秩序重新打乱。光熹元年(189年)这部分黄巾军在张骁率领下进攻北海(郡治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将北海相孔融所率的政府军打得落花流水。孔融自己则被围困于都昌(今山东昌邑西)。后来在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的刘备救援下,才得逃命。

大败孔融军之后,青州黄巾军迅速发展至三十余万人。初平二年(191年)。他们由泰山向北进军,攻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准备再入冀州境与黑山军会师。但在东光遭到公孙瓒的堵截,损失达十万人。于是,黄巾军又返回山东,至初平三年(192年)起义军又发展到一百多万人。他们于是年四月攻破兖州,杀任城相郑遂,又攻东平,杀兖州刺史刘岱,又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击败曹操,杀死鲍信。但是不久曹操就利用青州黄巾军缺乏粮草的机会,连续向起义军进攻。十二月,青州黄巾军在济北(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南)为曹操所败。但另一部青州黄巾军仍在坚持战斗,建安二年(197年)起义军击败琅邪(治开阳,今山东临沂市北)相萧建。建安十年(205年)又有徐和、司马俱率领的黄巾军进攻济南(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乐安(治临济,今山东高青东南)等郡,至建安十二年(207年)这里还有黄巾军活动。

益州黄巾的战绩 中平五年(188年)六月,益州黄巾复起。这支队伍,原来只有“疲役之民数千人”(《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但他们不畏强敌,在首领马相的率领下,先杀绵竹县令李升,又进攻雒城,杀刺史郗俭,并派兵直下蜀郡,一路势如破竹,取犍为。旬月之间,连克三郡,起义群众骤增至万数。马相自称天子,又令一支黄巾军攻巴郡,杀太守赵部。益州黄巾军的胜利,使统治者惊慌万状,而少数民族人民则配合起义进行武装斗争。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至中平五年,巴郡黄巾贼起,板楯蛮夷因此复叛。”可见,黄巾军的胜利,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斗争也起了鼓舞和推动作用。

益州的黄巾军后被东汉王朝的益州从事贾龙率兵,联合地方豪强武装镇压下去。

汝南扬州等地的黄巾 在汝南、颍川有好几支黄巾军活跃于东汉统治的中心地区。直到献帝建安元年(196年)这里还有何仪、刘辟、黄邵、何复等部“众各数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他们“攻没郡县”(《后汉书·灵帝纪》)劫杀官吏。虽有时在官军逼迫下暂时放下武器,但一有机会又举起反旗,使东汉王朝束手无策。

扬州地区的黄巾军也不示弱,曾攻舒“焚烧城郭”(《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致使地方官吏胆战心惊。费出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下去。不久又有戴风等领导的起义。统治者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政策“斩首三千余级”(同上),“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同上)。从上述资料中可知,统治者所屠杀的无非都是贫苦农民,而仅被斩首的就有三千余级,“其余党辈”则绝不在少数了。

此外,在灵帝中平三年(186年)有江夏兵赵慈起义,杀死那个狡猾而顽固的南阳太守秦颉,攻破六县。中平四年(187年)二月,荥阳又出现起义军“数千人群起,攻烧郡县,杀中牟县令”(《后汉书·窦何列传》)。与此同时,南方的零陵人观鹄自称“平天将军”(《后汉书·灵帝纪》)进攻桂阳长沙人区星也“自称将军,众万余人”,于中平五年(188年)起义“攻围城邑”(《三国志·吴书·孙坚传》)。长沙、零陵、桂林等郡还有周朝、苏马领导的起义军;东南的吴郡有陈败、万秉统率的黄巾余部,下邳阙宣还“自称天子”(《三国志·魏书·陶谦传》)、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三国志·魏书·何夔传》)等此伏彼起,连绵不断。

汉中张鲁政权的崛起 当信奉太平道的黄巾军在东方浴血奋战时,西部的五斗米道也举旗起义。

初平二年(191年)在汉中传播多年的五斗米道,以张鲁为首举行起义,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自号为“师君”,初入道的人称“鬼卒”,入道久的被任命为“祭酒”和“治头大祭酒”,处理信徒教众事务,统领部众。据《三国志·魏书·张鲁传》云:(www.xing528.com)

(张)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张鲁的政权实行着与封建政权完全不相同的制度:

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县(悬)于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张鲁在汉中建立的政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人诚实不欺诈;

(二)不置官吏,由宗教首领处理教徒和民众的事务;

(三)置义舍,放置义米、肉,任人随意吃,但以腹饱为限;

(四)犯法者,准许改过,重犯三次者(三原)才行刑;

(五)有病者要向鬼神忏悔(自首其过),贪心者有鬼来惩罚(“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显然这是一个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这一政权实行的正是农民在封建重压下朝夕向往的平均主义。难怪这一政权受到“民夷”的拥护。以至“雄据巴、汉垂三十年”(《三国志·魏书·张鲁传》)成为割据一方的太平乐土。[324]直到二十多年后,这个政权才在历史上消失。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主力军失败后,更多的起义军坚持同封建政权进行着长期的战斗。经过黄巾军及其后继的起义军沉重打击,东汉王朝虽继续苟延残喘,但更加虚弱,在风雨飘摇中,等待着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