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葛兰素史克支付2.29亿美元安糖健不当营销诉讼和解款

葛兰素史克支付2.29亿美元安糖健不当营销诉讼和解款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葛兰素史克公司2013年7月24日又表示,已同意支付2.29亿美元和解来自美国8个州的诉讼,这些诉讼指其糖尿病药物安糖健不当营销。该公司表示,该协议还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总检察长提出的其他涉及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所带来的指控。这8个州已经退出了此前的和解,此前的和解是关于去年37个州对安糖健引发心脏问题的指控。这与中国正在调查的葛兰素史克成本和贿赂案中揭露的手法如出一辙。

葛兰素史克支付2.29亿美元安糖健不当营销诉讼和解款

葛兰素史克公司2013年7月24日又表示,已同意支付2.29亿美元和解来自美国8个州的诉讼,这些诉讼指其糖尿病药物安糖健(Avandia)不当营销。该公司在一份监管文件中显示,这次和解协议包括此前设定的诉讼条款。该公司表示,该协议还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总检察长提出的其他涉及葛兰素史克公司产品所带来的指控。除了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密西西比州、马里兰、南卡罗来纳州、新墨西哥州、西弗吉尼亚州和犹他州也对其进行了指控。这8个州已经退出了此前的和解,此前的和解是关于去年37个州对安糖健引发心脏问题的指控。该产品于2010年在欧洲退市,在美国也属于严格控制类药物。

葛兰素史克公司去年曾支付30亿美元来和解一项刑事指控,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医疗保健欺诈案件之一,涉及为未经批准的产品用途做宣传,其中包括未成年患者对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的使用。而且它未能提供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要求的安糖健的安全数据。当时的法庭文件曾指出,葛兰素史克透过“将现金贿赂包装成咨询费用、价值不菲的餐饮及奢华娱乐休闲活动”,鼓励医生在未得FDA批准前,向18岁以下人士开出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是聘请医生在电台节目中,“不着痕迹”地推广“安非他酮”未经核实的药效,如减肥及治疗阳痿等。这与中国正在调查的葛兰素史克成本和贿赂案中揭露的手法如出一辙。当时安伟杰信誓旦旦地说,该公司对这样的营销手法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会全面检查,加强合规部门监督作用,以防止类似丑闻重演[18]

【案例使用说明】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道德观及行为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本案例适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可以用来讨论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主题。也可用于商业伦理学课程。

(2)本案例可用于本科工商管理专业。

(3)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包括:

①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

②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复杂性;

③了解管理伦理的代表性观点。

二、研究问题

(1)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什么一方面从事着社会捐赠等慈善活动,一方面又存在行贿受贿的行为?

(2)造成葛兰素史克公司价值观与行为的矛盾的原因有哪些?

(3)为什么要倡导企业的社会责任?

(4)企业应承担哪些社会责任?

三、分析思路

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观点及其依据、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几种不同的道德观、影响社会责任和管理伦理的因素等方面分析。

四、理论依据及分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

关于公司的社会责任,人们有不同的认识。总体上,可归为两种:一种观点站在纯经济的立场,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另一种观点站在社会经济的立场,认为管理的责任不仅仅是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增进社会福利

纯经济观是以传统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运作,认为公司管理当局的任务就是设法以最有效率的方法来组合各项生产资源,使生产成本最低,同时将产品卖给愿意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这种从纯经济的角度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论点有:①企业参与社会目标会冲击工商企业的根本使命。②企业已经拥有较大的权力,不应再加大。③并没有广泛的社会授权要求工商企业参与社会问题。④企业无法承担大量的社会责任。⑤企业的社会行为会降低企业的国际竞争力。⑥缺乏对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全力支持。⑦企业的社会参与可能使企业负担过量成本。在现代经济学家中,197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这种观点的典型支持者。

社会经济观认为,企业除了要赚取合理利润外,还应为基本相关利益群体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社会经济观认为,造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论点有:①社会大众期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长期的自利。③企业拥有解决社会问题的资源和能力。④企业拥有大量的权力,根据推理,企业也相应承担同等程度的社会责任。⑤现代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系统,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活动对外部环境有影响。⑥通过企业的参与来防止社会问题的发生。⑦企业参与社会抑制了额外的政府法规管理和干预,其结果使企业决策有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

(二)管理伦理

在规范的伦理学领域中已经形成以下几种道德理论:

(1)显要义务理论。这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中人们自认为合适的行为。在多数场所无须推敲,便明白自己应当做什么,并以此作为一种道德义务。它主要包括诚实、感恩、公正、行善、自我完善以及不作恶六项重要义务。

(2)相称理论。这是指从目的、手段和质量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目的指的是行为后面的动机,手段指的是行为引起的结果。

(3)社会公正理论。这是指从一种“起始位置”的状态出发,构建一个理想的社会公正系统,这一系统所适用的伦理准则是力图使弱者利益得到增进,或至少不致因强者的剥夺而使弱者变弱。

(4)道德形式主义理论。这是指确定行为的道德性是看它是否违反个人权力和普遍规律,而不管其可选择的结果。具体地说,每次行动的前提应是基于原则上可以接受,每个人都能执行的,而且决策者愿意他人执行这一决策。

(5)功利观点。这是从行为引起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即某行为能否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及最大幸福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6)道义观。这是从行为背后的动机来判断行为的道德性。

在实践中,最经常采用的是功利观和道义观两大理论,并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判断某项管理行为及管理决策的道德性。(www.xing528.com)

五、关键要点

(1)本案例的核心在于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与管理伦理的复杂性、争议性,并能够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探讨。

(2)关键知识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伦理;跨国公司。

六、建议课堂计划

时间安排:建议课堂教学2课时。课堂讨论60分钟,然后教师用30分钟作总结。

课前计划:提前一周将该案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和初步思考。建议的启发思考题可以包括:

(1)葛兰素史克这类跨国公司为何要明确提出自己的价值观?

(2)如何看待这类跨国公司每年都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的行为?

课中计划: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

(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什么?主要观点有哪些?

(2)关于管理伦理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3)如何看到葛兰素史克的“贿赂门”?

【注释】

[1](1)本案例由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余焕新根据公开资料改编撰写。未经允许,本案例的所有部分都不能以任何方式与手段擅自复制或传播。(2)本案例委托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案例中心授权学院全体教师使用。(3)本案例只供课堂讨论之用,并无意暗示或说明某种管理行为是否有效。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4914.htm。

[3]《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5日。

[4]葛兰素(中国)公司官网,http://www.gsk-china.com/chinese/html/aboutus/our-spirit.html。

[5]葛兰素(中国)公司官网,http://www.gsk-china.com/chinese/html/home/GSK-CR-report.html。

[6]葛兰素(中国)公司官网,http://www.gsk-china.com/chinese/index.asp。

[7]葛兰素(中国)公司官网,http://www.gsk-china.com/chinese/html/forthecommunity/index.html。

[8]葛兰素(中国)公司官网,http://www.gsk-china.com/asp/News/client/newconten/428201323410.htm。

[9]《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5日。

[1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yzyd/local/20130726/c_116694330_2.htm。

[11]中国广播网,http://china.cnr.cn/yaowen/201307/t20130714_513054923_1.shtml。

[12]联合早报网,2013年7月17日。

[13]《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7月25日。

[14]《经济参考报》,2013年7月16日。

[15]《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7月25日。

[16]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 07/22/c_116642822.htm。

[17]《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7月25日。

[18]《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7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