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豆瓣移动产品的策略探析

豆瓣移动产品的策略探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豆瓣的用户群相当庞大,但未必每个用户都会使用豆瓣的每个产品。其实,从PC端子产品区隔策略就比较容易理解豆瓣推出功能精细的移动端应用产品,而不推出一个大而全的豆瓣应用的理由。豆瓣的移动战略的布局意向已经非常明显了,推出一个大而全的完整功能豆瓣移动端不符合豆瓣整体战略定位,针对豆瓣的各个产品推出独立应用才是豆瓣选择的路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豆瓣必然会发布更多的相对应的移动产品,配合网站的业务线进行发展。

豆瓣移动产品的策略探析

豆瓣不同于其他社区,有点特殊,社区内有多项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实际上分离得很严重,但这也让豆瓣能面向更大的用户群体。豆瓣的各项服务(例如电影音乐、图书、小组、阅读等模块)是业务分离的,每一项相当于一块子产品,而且每项业务的用户群体事实上也是区分开的。

豆瓣从一开始就体现了这样的属性,而从近年来豆瓣首页的大改版来看,豆瓣强化了这样的思路。豆瓣首页把各产品的菜单移动到网页顶端的菜单栏,这种产品区隔程度与Google的菜单栏类似,而Google首页黑粗直的菜单栏里是一个个真正的独立产品。这种更新把产品进行了更大程度的区隔,形成多个独立子产品业务线。事实上,这也相当于在一个通用账户的大社区内拥有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多个独立产品。豆瓣是一个动态web网站,它通过算法为每位用户整合豆瓣各项服务。

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改版思路,其实挺容易理解。豆瓣的用户群相当庞大,但未必每个用户都会使用豆瓣的每个产品。事实上,豆瓣是有使用门槛的,对许多互联网用户来说,他们玩微博没问题,玩人人网更像玩一样,虽然现在几乎没什么人玩了。但玩豆瓣可能就会让许多人觉得摸不着门道,有心理压力。大多数用户只是使用豆瓣少数产品服务,例如,爱好电影的看完电影之后上豆瓣看影评,想买书的用户到豆瓣来看看书评,或者逛逛读书看看有什么好书。真正在豆瓣生成大量内容的用户还是占少数,而且必然有其擅长的领域,例如,爱好写小清新文章的可能不大爱好写影评,爱写影评的可能不太懂音乐等。

豆瓣的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服务进行区隔,把各项服务划分为独立的子产品。每个子产品有其独立的用户群,在自垂领域有足够的空间,这样的策略让豆瓣在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扩展,拥有可想象的发展空间。

豆瓣这种业务分离的模式,让豆瓣的每一次改版都变得游刃有余,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产品的开发空间,豆瓣从最初的读书、电影、音乐发展成今天集成读书、电影、音乐、同城、小组等这样日益完善的社区平台。豆瓣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改版,不得不让业内人士对豆瓣把握产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开发策略的赞叹,尽管豆瓣每次改版都会迎来部分用户的不适应,但就长期来说,豆瓣绝大多数改版都得到了好评,提高了用户黏性。近期,豆瓣用户发现个人主页的右上角多了一个“喜欢的东西/移动应用”标签,点击打开你便能搜索到例如豆友喜欢的水果谷歌chrome的移动应用等,你能看见他们的评分,有多少人用过即评价,这被看作是豆瓣发力移动应用平台的一个预兆。除此之外,豆瓣开通“我去”,豆瓣旅行内测上线。最近,网盛传豆瓣在开发一款电商导购产品,介入电子商务行业。豆瓣的发展空间因为其正确的模式给予人们无尽的想象,豆瓣下一步会做什么,也许只有神知道。(www.xing528.com)

其实,从PC端子产品区隔策略就比较容易理解豆瓣推出功能精细的移动端应用产品,而不推出一个大而全的豆瓣应用的理由。因为移动端的特质,让豆瓣不但延续了PC端产品策略,还能做得继续做精做细,提供各业务用户更好的服务,产品得到更大的活力。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豆瓣各个产品能够独立化,每个产品有其独立应用。目前,这些应用都能延续PC端的功能和气质,并针对移动应用的特质作出相应的调整。独立产品能更好地区隔用户,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且APP应用用户不容易跳出,每项业务都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策略和商业模式。让不同的业务线垂直领域都能达到理想的市场地位和收入规模。

豆瓣的移动战略的布局意向已经非常明显了,推出一个大而全的完整功能豆瓣移动端不符合豆瓣整体战略定位,针对豆瓣的各个产品推出独立应用才是豆瓣选择的路线。就像杨勃说的,“豆瓣会有更多新东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豆瓣必然会发布更多的相对应的移动产品,配合网站的业务线进行发展。这样做的好处是每个产品都能更好地服务用户,给豆瓣PC端业务忠实用户以更好的服务,当然,更好的情况是用更好的移动体验吸引新用户。事实上,豆瓣或许已经实现了这个愿望,从2012年至今,豆瓣注册用户增长1 000万之多,网页端UV接近2亿,移动客户端的用户量增长较快。独立的移动应用有更低的跳出率,有更好的活力和潜力,能灵活地探索商业模式,例如,现在豆瓣电影或者豆瓣阅读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