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指以规模养殖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在场址布局、畜禽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验收通过并由农业部正式公布的养殖场。

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创建蔬菜水果标准园,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全面提高农业发展的物质技术支撑水平。

1)蔬菜标准园

2009年农业部为进一步提高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园艺产业竞争力,颁发了《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办农〔2009〕121号),其中提到蔬菜标准园创建的主要内容是达到“五化”。

(1)规模化种植。设施蔬菜集中连片面积(设施内面积)200亩以上,露地蔬菜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2)标准化生产。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10项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商品化处理。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蔬菜标准园的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冷链系统,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4)品牌化销售。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加大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5)产业化经营。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做到100%统防统治,100%测土配方施肥,100%产品订单生产。(www.xing528.com)

2)水果标准园

根据农业部发布的《农业部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关于印发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规范的通知》(农办农〔2010〕61号)统一部署,全国启动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严格按照“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在优势产区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产品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的总体要求,在全国主要水果生产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创建300个标准果园,其中苹果柑橘各85个,梨40个,葡萄、桃各25个,香蕉、荔枝各20个。标准果园的创建坚持不与粮争地、优势发展、规模优先、自愿申报的原则,100%推行无公害水果生产规范,100%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100%达到无公害果品标准,100%实行洗果、打蜡、包装等商品化处理,100%做到有品牌销售和产品订单化。通过标准果园的创建,使商品果率和优质果率分别达到95%以上和80%以上。2012年,农业部办公厅根据《关于做好2011年“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验收考核有关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1〕181号)的精神要求,制定了“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项目)验收工作规范。

3)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指以规模养殖为基础,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在场址布局、畜禽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经省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验收通过并由农业部正式公布的养殖场。农业部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农牧发[2010]6号)的要求,为做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以下简称示范场)管理,提升畜牧业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制定了《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自2011年3月10日起施行。

4)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2013年,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农村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通知》(农渔发〔2013〕32号),开始了水产品健康养殖场的标准化建设。2018年,农业农村部就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的相关事项作出部署,指出全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实施依法兴渔,着力强化养殖生产规范管理。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加强养殖证发放登记,依法规范养殖生产秩序,保护养殖渔民水域滩涂养殖权。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健全养殖生产单位内部生产管理体系,重点做好养殖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病害防控、养殖废水处理等关键环节的自控和自检,鼓励实施标准化管理。第二,实施绿色兴渔,全力促进养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构建绿色养殖生态系统,加快网箱粪污残饵收集等环保设施设备升级改造,推进养殖网箱网围布局景观化;采取进排水改造、生物净化等措施,推进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示范县示范场全面普及环保设施设备,推广以渔净水,打造一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典范。第三,实施质量兴渔,不断提高养殖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广免疫、生态防控方法,从源头上防控水生动物疫病,倡导水产养殖少用药、不用药理念。推进集约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强化品牌效应,全面提高生态、绿色、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水产养殖质量和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