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艺疗法:古圣先贤的情绪排遣秘籍

园艺疗法:古圣先贤的情绪排遣秘籍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仅仅是现代人,古圣先贤早就有利用园艺疗法排遣自身情绪的先例。

园艺疗法:古圣先贤的情绪排遣秘籍

中医学自古认为人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的生长规律而生活着,人能适应四时的变迁,则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为生命的源泉。不仅仅是现代人,古圣先贤早就有利用园艺疗法排遣自身情绪的先例。陶渊明隐居期间写出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公也因此被称为“花中蓬菖人”。苏轼在被贬谪期间也曾挥笔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园艺可以治愈心灵创伤,抚平紧皱的眉头。

——本期嘉宾丁闽江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很荣幸邀请到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丁闽江老师再次做客《杏苑心理访谈》,先请丁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丁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心理中心的丁闽江老师,非常高兴与大家再次相约在《杏苑心理访谈》。

主持人:丁老师,我最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学生在不开心的时候喜欢去时珍园等草木多的地方散心或者自己种些花花草草。我自己也会种一些植物并从中获得慰藉,很好奇这是为什么呢?

丁老师:人们可以通过接触自然环境而纾解压力与复建心灵,借由实际接触和运用园艺材料,维护美化植物或盆栽或庭园,也就是用园艺疗法来治愈心灵。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那园艺疗法起源于什么呢?

丁老师: “园艺疗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699年的英国,经过多年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发展到当代,广义是指通过植物及与植物相关的活动达到促进体力、身心、精神的恢复疗法,它是艺术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式。它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会交往、教育、心理、身体等方面调整自己。

主持人:园艺疗法起源于西方国家,在中国就没有相应的记录或者史实吗?丁老师:园艺疗法被普遍认为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直到近年才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而我国古人寄情于山水,更加注重在道法自然中修身养性;同时中国传统花卉种类丰富,其各自的观赏、药用、食用等功能均对人的生理、心理疗愈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国传统花卉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从种花、赏花、咏花、用花等各个方面使得花文化在中国传承千年,十大名花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花卉与园艺疗法也是密切相关的,挖掘园艺疗法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以促进我国特色园艺疗法事业的开展。

主持人:也就是说中国还是具有园艺疗法的文化基础,对吗?

丁老师:实际上,中国为东洋园艺文化的起源地与代表,世界上有两个公认的园艺文化中心,一个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园艺文化中心;另一个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洋园艺文化中心。东洋园艺文化中心起源于中国,流传于朝鲜半岛、日本等,东亚各国园艺学即是在中国传统园艺文化与技术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主持人:原来是这样啊,那园艺疗法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单纯种花种草的效果这么大的吗?

丁老师:园艺疗法是一门交叉型与实践性学科,具体的实践活动多种多样,如压花、插花、种菜、画画、闻香等。人们在这些活动中,通过园艺植物、园艺操作活动以及园林绿地环境产生的直接的、间接的作用,改善身心状态,维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主持人:那病人生病时送花也是有同样的作用吗?

丁老师:园艺疗法可以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在医院病房周围种植草木,病人于其中散步或通过门窗望向远方,可使病人心态安静。据报道,在可以看见花草树木的场所劳动,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使劳动者产生满足感,如果是园艺栽培活动地的话,效果则更佳。

主持人:植物强大的生命力会感染、触动人的心灵吗?

丁老师: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片叶子的故事,琼西的邻居贝尔门是一个画了一辈子画却还没名气的画家。不久,琼西得了严重的肺炎,而且病情越来越重。她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最后一片藤叶上,认为藤叶落下之时,就是她生命结束之时。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屋外的风刮得那样厉害,而藤叶的锯齿形边缘已经枯萎发黄,但它仍然长在高高的藤枝上。奇迹出现了,琼西没有死。原来是老画家贝尔门,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上了最后一片藤叶。

主持人:这和悬崖边盛开的雪莲花一样地令人感动,生命的力量是如此地振奋人心。

丁老师:在园艺心理疗法的实践中,有大部分的体验者认为园艺活动可以让自己认识自然、尊重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感悟生命的力量。园艺活动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主持人:园艺疗法对人的精神方面有什么好处吗?

丁老师:园艺疗法可以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园艺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花木,在进行园艺活动时要求慎重并有持续性。园艺活动还可以增强责任感。

主持人:每次看到自己种植的植物茁壮成长,我都会很开心,这也是园艺疗法的一个方面吗?

丁老师:参与园艺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领悟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其次,能使学生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从而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 另外,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力量。

主持人:学校举办过相关的种植活动,大家一起进行园艺活动有什么集体意义吗?

丁老师:中医药院校基于特色的草药实践基地,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将园艺疗法应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体验式教育,来充分挖掘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力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的理念,开展园艺健心体验活动,增强自信的同时可以培养自己的环境美化意识和习惯,增强公共道德观念。

主持人:作为一名中医院校医学生,如何巧妙利用园艺疗法缓解压力呢?(www.xing528.com)

丁老师: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精力不济,相比较于西医的学习方法,中医药的学习更偏向于记忆、背诵、理解等,同时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在面临学业、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容易诱发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可以种植一些简单的植物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电脑桌旁,也可以去校园中绿化多的地方走一走。

主持人:中医院校的大学生在园艺疗法方面有没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丁老师: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普遍接受了“天人合一”中医健康理念的熏陶,从内心接纳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学生参与园艺活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大自然,参与药物资源的普查,应用新鲜药材进行药用部位的研究,通过自己种植薄荷菊花玫瑰中药植物,加工制成饮片服用等,学生不仅可以深入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实习、见习等活动,身心也得到充分地锻炼和发展。

主持人:园艺疗法对于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丁老师:身心发育仍在不断完善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校园园艺疗法成为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园艺疗法的原理和中医药类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中开展园艺疗法的实践体验,探索新时代下园艺疗法在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模式,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中国本土化特色,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和音乐舞蹈艺术治疗等治疗方法比较,园艺疗法有什么优点吗?

丁老师:园艺疗法最大的特点在于所运用的媒介是植物,是生命体,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其实身心也被植物照顾。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宁静与踏实。“园艺治疗”可以是身体的复健,更可以是精神的安抚,亦可以是生命教育的体验。

主持人:植物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成长,它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心意并回应我们吗?

丁老师:研究表明,植物同样有社交行为。植物是真的有感觉,你对植物悉心照料,植物会给你善意的回报。

主持人:可是花草不会说话,会不会太过于宁静了呢?

丁老师:花草不说话,可是影响力很可观。大部分大学生习惯用声音填满生活,用话语表达生命,但生命可以有不同展现,或许宁静才最具震撼力。我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摘下耳机,去感受植物的宁静。

主持人:除了一些对心理的治疗,园艺疗法还有什么别的更重要的意义吗?

丁老师:园艺的服务对象是人,观赏园艺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身心健康。有些发达国家已迈入老龄化社会与少子化社会,中国正在进入这种社会。淡薄的人情,价值观的丧失,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加,社会与家庭问题更加突出,园艺疗法被认为是最能缓和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法之一。

主持人:园艺疗法可以代替正规的治疗吗?

丁老师:园艺治疗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是职能治疗,部分代替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情绪、治愈心灵,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但不能全部代替药物治疗。

主持人:园艺治疗和园艺活动有什么区别呢?

丁老师:园艺治疗和园艺活动最大的区别是,园艺活动是松散而沉稳的健康方式,园艺治疗是积极有效的健康方式。园艺治疗有五大效益,生理、心理、社交、认知、经济效益,其中,心理效益最大。如果园艺治疗没有事先做前测,安排园艺治疗的处方可以选择生理、心理、社交、认知、经济各一个,相对选择的花草如下:种菜(针对生理)、盆栽(针对心理)、杂草主题(针对社交)、纸花系列(针对认知)、多肉盆栽(针对经济)。

主持人:既然园艺治疗那么好,我国如何充分应用并且将其中国化呢?

丁老师:其实可以将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园艺疗法,中医中药学也可应用于园艺疗法,中医中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根据疗效与病情差异,让参加者选择不同种类的中草药去栽培,然后进行加工,用于治疗,其医治效果期待值会有所增强。另外,特色化园艺疗法也可与草药洗浴、草药熏蒸、五禽戏八段锦等疗法相结合,诸如此类,创建中国化的特色园艺疗法。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丁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园艺疗法的话题,感谢丁老师,各位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手青春,以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洗涤自己的心灵。同学们,我们下期再见!

/知识窗/

少子化社会: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渐减少的现象。少子化代表着未来人口可能逐渐变少,对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远低于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会造成人口不足,所以少子化是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

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人格障碍: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解决方式所构成的。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