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动人口市民化:利益分配冲突

流动人口市民化:利益分配冲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协调人口流入、流出地区的利益冲突?(二)新市民与老市民的利益冲突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资金保障。(三)流动人口内部利益冲突与其他免费服务一样,《规划》中指出的“政府承担推进城镇化的大部分成本”会导致迁移需求过度,在有限的财政保障资金制约下,迁移申请的批准时间会大大延长。

流动人口市民化:利益分配冲突

地方政府面对巨额的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需要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在此之前首先需要考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层面的利益冲突

(一)人口流入与流出地区的利益冲突

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下,依赖于横向转移支付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难度较大。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存在人口流入地财政压力加剧与人口流出地地方政府相对收益的财力失衡问题。中国目前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很大,导致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水平较高的同时房价也奇高。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福建等六个省市集中了全国八成以上跨省流入人口,如果再加上省内的人口流动,东部地区各省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资金保障压力与其余省份相比更大。如何协调人口流入、流出地区的利益冲突?对现行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调整是巨大挑战。

(二)新市民与老市民的利益冲突(www.xing528.com)

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资金保障。《规划》提出要完善地方税体系,加快房地产税、资源税改革。房产税从长期看是地方税源的有效思路,但住房保障范围扩大、房产税改革推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房市场的需求,并且房产税的资本化对商品房价格具有负面影响。教育医疗等准公共品都具有俱乐部商品特征,流入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会带来拥挤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另外,根据现行制度,房产税与教育、医疗等地方公共服务的消费常常并不对应,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名义征收房产税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复杂公共服务分配问题。

(三)流动人口内部利益冲突

与其他免费服务一样,《规划》中指出的“政府承担推进城镇化的大部分成本”会导致迁移需求过度,在有限的财政保障资金制约下,迁移申请的批准时间会大大延长。解决这种过度需求的矛盾,只能是通过建立某种排队机制,根据申请人的财富、居住年限、申请时间等因素综合评分或通过随机选定方式实现。但因为城镇化不仅关系到代际内利益分配,也会影响到代际间利益分配,尤其是一个户口指标可能影响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机会,因此,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机制设计带来的不公平问题,要尽量营造一个在流动人口内部的平等的选拔机制,防止由于制度缺陷造成新的社会矛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