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便宜还是占便宜?网络促销引发的消费心态

便宜还是占便宜?网络促销引发的消费心态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便宜的商品,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占便宜。而这种冲动消费的诱发,与网络商品的打折促销有关,与消费者想在交易中占便宜有关。2009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第一次举办购物节,当天交易仅有5000万元,而到了2017年11月11日,全天交易额达到1682亿元。这让消费者感觉占了极大的便宜,纷纷解囊购买,甚至担心错过购买机会。第二天,当阿里巴巴集团为销售额再创新高而欢呼的时候,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也因自己抢购到便宜的商品而感到幸运。

便宜还是占便宜?网络促销引发的消费心态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便宜的商品,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占便宜。

中国消费者热衷的网络购物,大部分都属于非理性的冲动消费。而这种冲动消费的诱发,与网络商品的打折促销有关,与消费者想在交易中占便宜有关。

阿里巴巴集团举办的“双十一”购物节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09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第一次举办购物节,当天交易仅有5000万元,而到了2017年11月11日,全天交易额达到1682亿元。短短八年时间,交易额增长3000多倍(见表1-1)。

表1-1 天猫商城历年购物节销售额 (单位:亿元)

978-7-111-59080-4-Chapter01-2.jpg(www.xing528.com)

“双十一”购物节一开始叫“光棍节”,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广为认可的一种说法是,“光棍节”起源于1993年南京大学一个男生宿舍的“卧谈”。有一天晚上,宿舍里的男生开玩笑说要为单身汉们设立一个节日,时间定于11月11日。因为这一天的日期里有4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4根棍子,而“光棍”在中文里有单身的意思,所以把11月11日定为“光棍节”。

后来,阿里巴巴的马云看中了这个节日,或者说看中了年轻人的消费潜力,于是借“光棍节”的日期创造了一个电商购物节。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日子,能够形成一个重大的“购物节”?是什么让中国的消费者如此疯狂,在一天之内,在一个平台上消费超过千亿元?

天猫商城在购物节吸引消费者的正是打折销售,许多商品,包括名牌商品,按五折甚至更低的折扣进行销售。这让消费者感觉占了极大的便宜,纷纷解囊购买,甚至担心错过购买机会。每年11月11日零点一过,消费者就开始点击鼠标在网上抢购,在2017年11月11日零点过后的3分钟之内,网上交易额就已经突破100亿元。第二天,当阿里巴巴集团为销售额再创新高而欢呼的时候,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也因自己抢购到便宜的商品而感到幸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