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结构转变的措施和策略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结构转变的措施和策略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说新旧动能转换解决的是创新主体的问题,那么生产方式转变则是发展方式转换的根本的发展主线。过去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效果还不好,主要是没有从微观的生产方式来看待发展方式的转变。所谓“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生产方式优化提高了利润空间、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创新增值。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结构转变的措施和策略

如果说新旧动能转换解决的是创新主体的问题,那么生产方式转变则是发展方式转换的根本的发展主线。过去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效果还不好,主要是没有从微观的生产方式来看待发展方式的转变。所谓“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生产方式优化提高了利润空间、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创新增值。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同中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历史性交汇,对于新时代的生产方式,要从两个层面去认识。过去的产业技术革命都是生产方式从供给端向需求端正向决定生活方式,这一轮的产业技术革命则是生活方式从消费端反向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其他前沿技术与先进制造的结合;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以生产、供给为本位的“以产定销”,而新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是“以销定产”、强调消费端、市场端、需求端、应用端的反向资源配置。如前所述,未来主流的生产方式几乎可以用“需求反导+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服务场景+敏捷供应”。“需求反导”就是要打破企业封闭的IT系统,将外部的生态环境、伙伴的共同成长与内部的资源配置充分结合;“数据驱动”在生产方式重构中作为“神经”的地位基本都形成共识,核心是数据资产的沉淀累积、数据技术的运用以及数据能量的发酵发力;“平台赋能”强调的是平台企业、平台经济在整个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成为创新生态的枢纽,代表的是去大企业中心化(大规模制造)与再平台经济中心化(链接上下游、买卖方、供需端)的过程;“智能终端”强调的是智能化嵌入到各类工具性、应用性的终端,并将这种智能终端与后台紧密结合;“服务场景”不仅体现的是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以及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还体现了从产品到服务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的结合;“敏捷供应”则是生产供应快、销售渠道端、交易成本低,现在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唯一不变的就是越变越快。(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