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筑牢健康保障线,撑起健康保护伞

筑牢健康保障线,撑起健康保护伞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经过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后,因病致贫返贫贫困人口10419户33042人,因病致贫人口占贫困人口的40.1%,因病致贫返贫是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筑牢健康保障线,撑起健康保护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绩和丰富经验。脱贫攻坚战中,以重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为代表的特殊贫困群体所占比例高、脱贫难度大。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于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健康扶贫属于精准扶贫的一个方面,因病返贫致贫现在是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1]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农村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脱贫攻坚越到后面,这个问题越突出。可见,疾病是贫困人口脱贫最大的“拦路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这个“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因此,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升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保障重病患者、残疾人、老年人等为代表的特殊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这些贫困人口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其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这是解决贫困群众看病就医问题、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是扶贫的主攻方向,完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政策机制,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健康扶贫工作,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全面部署。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明确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目标: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个人就医费用负担大幅减轻;贫困地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公共卫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传染病发病率显著下降;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至少有一所医院(含中医院)达到二级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和可及性显著提升;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人民健康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www.xing528.com)

石门县是常德市唯一的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同时也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2014年,石门全县共有122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24户82300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17182户,占贫困户的64.2%。2017年经过新一轮的精准识别后,因病致贫返贫贫困人口10419户33042人,因病致贫人口占贫困人口的40.1%,因病致贫返贫是横亘在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脱贫攻坚这个“硬骨头”中的“硬骨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石门县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扶贫硬骨头的主攻方向,实行了“靶向治疗”,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健康扶贫工作要求,通过开展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构建六道医疗保障线,组织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分批救治,进一步推动了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做到了应治尽治、应保尽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