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凡勃伦效应:畅销背后的商品高价之谜

凡勃伦效应:畅销背后的商品高价之谜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单来说,就是一件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越畅销。很多商家认识到了凡勃伦效应,就开始借助媒体宣传,把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让商品附带一种高更次的形象,给人以“高档”“名贵”“脱俗”的印象,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本企业商品的好感。

凡勃伦效应:畅销背后的商品高价之谜

你在买东西的时候,有没有留意到这样的现象——

款式和材质差不多的一件衣服,在普通的服装店里卖200元,显得很不起眼;转身到大商场,类似的衣服价格翻了几倍,却有不少人试穿和购买!标价上万的眼镜架,大几万的纪念表,以及上百万的顶级钢琴,也是备受青睐。

不仅是穿的和用的,就连吃的东西也一样。曾经在北京太平洋百货开卖的两种日本进口大米,两公斤包装的大米标价分别为188元和198元,比国内普通大米的价格高出几十倍。可即便如此,不到20天的时间,12吨的“天价大米”就卖光了。

这些让普通消费者感到匪夷所思的现象,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凡勃伦效应”,即:消费者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标价程度较高而非较低而增加。简单来说,就是一件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越畅销。那么,因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www.xing528.com)

实际上,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突显的是挥霍性消费的心理,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多的是追求心理上的满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改变,从最初追求数量和质量,逐渐过渡到追求品味。

很多商家认识到了凡勃伦效应,就开始借助媒体宣传,把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让商品附带一种高更次的形象,给人以“高档”“名贵”“脱俗”的印象,从而增强消费者对本企业商品的好感。现在,我们也认识到了这一效应,在消费时就要多一点理性,避免被某些“表象”迷惑,掉进挥霍性消费的陷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