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剖析形象的真正含义

深入剖析形象的真正含义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研究“品牌形象”,首先应该明晰“形象”的概念及内容。其基本观点和内容如下:形象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人的相貌、物的形状。这种形象实质上是客观个体的静止形象;形象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类”形象,即将感官获得的各种现象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去伪存真,将那些和本质相一致的感觉表象归为一类,形成一个相应的“类”形象;形象的第三层含义是指组织的象征或者组织形象。

深入剖析形象的真正含义

要研究“品牌形象”,首先应该明晰“形象”的概念及内容。从字面上理解,“形象”由“形”和“象”两个字构成。秦启文和周永康(2004)在《形象学导论》中专门对“形”“象”和“形象”三个字、词的古代来历、含义进行了考证并得出结论为:“形象”一词从历史上看,主要有三层含义:首先是指人、物的相貌形状;其次,是指能够作用于人们的器官,使人们产生印象、观念、思想及情感活动的物质;最后是具体与抽象的统一,也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而“形象”从现代意义上看,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感觉器官,对他人或事物由其内在特点决定的外在表现的总体评价和印象。可以说,上述结论从形象是什么、形象如何形成的、形象在什么条件下形成、谁对谁产生形象的问题进行了解答,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所见不多的对“形象”本质含义进行高度概括的定义(张春河,方芳,2007)。

罗长海(2002)也对形象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解析。他认为“形象”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个体形象、类形象、组织形象、艺术形象和创造形象。其基本观点和内容如下:

形象的第一层含义是指人的相貌、物的形状。这种具有特定形状的客观个体给人留下的视觉表象,就是该个体的形象。这种形象实质上是客观个体的静止形象;

形象的第二层含义是指“类”形象,即将感官获得的各种现象材料进行归纳整理,去伪存真,将那些和本质相一致的感觉表象归为一类,形成一个相应的“类”形象;

形象的第三层含义是指组织的象征或者组织形象。是指组织作为一个复杂系统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如组织的社会宗旨、精神氛围、各种关系等。这种组织的特性既不是各个组成要素共同特征的抽象,也不是简单重复各个组成要素的性质;

形象的第四层含义是指符合理想或理念要求的感性表象,即主要不是通过科学或哲学做到的,而是主要通过艺术创造而塑造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审美理念、审美理想的感性再现;

形象的第五层含义是指符合理想本质的客观存在。而最能体现这层含义的就是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包括个体形象和类形象,但企业形象本身是一种组织形象,这种形象不同于国家政府之类的组织形象。如果说艺术形象实现的是“理想和理念转化为感性存在”,那么企业形象实现的就是“理想和理念转化为客观存在”。现代企业充分展示了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本质力量,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创造形象。

国外学者将“形象”翻译成“image”,龙成志(2009)查阅了牛津和韦氏字典以确认“Image(形象)”的准确含义。

牛津字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对Image的定义为:

(1)个人、组织或产品给大众的印象。

(2)人或事物看起来像是在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

(3)以照片或塑像的形式复制人或事物。(www.xing528.com)

(4)透过相机电视或计算机反射的影像,看起来有如镜子反射。

(5)以虚构的字或措辞形容事物。

韦氏字典(Merriam Webster Dictionary)则将Image定义为:

(1)对人或物的再造或仿造;特别是对具体外形的仿造。

(2)利用光学(例如镜片或是镜子)或电子仪器制造出视觉上极为相像的对象、利用摄影技巧所产生出的相似对象。

(3)极相像、非常像别人的一个人。

(4)有形或可见的图像、古色古香的、梦幻般的外形。

(5)心里对实际上不存在事物的想象、由团体成员的意见及基本态度与定位的象征所形成的心理概念。

(6)鲜明或生动的图像或描写。

(7)一种通俗的观念(例如个人、习俗或国家),特别是藉由大众传播媒体所突显的。

(8)相当于特定领域数学函数(例如Homomorphism)所得到的一套价值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