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平衡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

如何平衡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就国有企业而言,目前的问题有:一是企业定位问题,究竟应该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发挥国民经济主导作用,还是定位于要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这些矛盾和关系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市场经济共性与社会主义经济特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和平衡的问题。

如何平衡国有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

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理论分析资本主义企业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如何根据成本和收益的边际变化来做出产量和定价的决策以求取最佳经济效益,分析竞争和垄断等各种市场结构产生的条件和程度,分析怎样才能获取超额利润等等。这些分析都以制度既定为前提条件,实际上是掩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厂商产权基础,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的。但是,它们那些理论对认识我们今天的企业经营还是有启发的。

就国有企业而言,目前的问题有:一是企业定位问题,究竟应该定位于弥补市场缺陷、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发挥国民经济主导作用,还是定位于要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二是国有企业的行业范围。目前既包括公共政策性行业和特定功能性行业,也包括一般商业性行业。这个范围有点宽泛,特别是一般商业性行业中的大型企业,容易对民营企业造成“挤出”效应。三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虚置”与市场竞争对所有者作用要求之间的矛盾。四是国家对国有企业保护和支持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以及与民营企业开展平等竞争的关系。这些矛盾和关系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市场经济共性与社会主义经济特性之间的关系如何妥善处理和平衡的问题。

再看民营企业。所谓民营企业是指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多数就是私营企业。目前包括从个体户起家的家族企业,几个人合办的合伙企业,通过从国营或者集体买断转型而来的企业。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所有权归一个或者几个投资者所有,总体上市场化程度高,经营灵活,退休职工少。但发展中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一是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包括法律地位低于国企融资难于国企等;二是家族管理模式有待改变;三是人才机制落后,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四是企业生命周期短,平均不到三年,容易导致行为短期化,只想赶快捞一把,缺乏长期发展打算,不利于技术创新和风险经营;五是民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先进设备和高素质员工。可见,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实现政府管理体制转变,健全法制,真正为民企保驾护航,提高人才素质,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www.xing528.com)

总之,如何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是增强我国经济领域的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必须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