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账户开放与防范资本流动风险并不矛盾

资本账户开放与防范资本流动风险并不矛盾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指出的是,资本账户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推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当前市场对我国资本账户双向开放风险的担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担心如果资本流动渠道扩大,短期资本会加速流入,热钱可能“激增”。进一步协调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双向开放,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

资本账户开放与防范资本流动风险并不矛盾

值得指出的是,资本账户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推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

首先,从主要新兴经济体实现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来看,推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反而有利于对之前游离于非正规渠道的资本项下的资金通过正规统计登记渠道进行有效监管。我国应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体系,遵循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原则,对流动规模、期限结构、流经渠道和流向领域进行全过程监测,特别关注和识别具有较强投机性的短期流动资金,以及投资海外房地产或高价值艺术品等大额资金。

其次,通过对资本流动进行测度(包括标准法、百分比法和阈值法),可以观察到跨境资本短期“激增”“外逃”和“撤回”等异常状态,从而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防范风险。例如,针对资本流入短期激增的状况,可研究借鉴冰岛曾在2016年对部分流入外资收取高达75%的无息准备金,韩国在2011年开始对银行非存款外汇负债收取“宏观审慎税”,税率随期限增加而降低等。

当前市场对我国资本账户双向开放风险的担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担心如果资本流动渠道扩大,短期资本会加速流入,热钱可能“激增”。对此,可以考虑实施上述“托宾税”或“宏观审慎税”,来限制资金快进快出的套利。二是担心资本外逃。资本外流原本是中性的。一旦其他国家利率大幅高于国内利率,资金就会流向海外,以获取更高回报。如果国内通胀上升、国内外利差扩大、恐慌指数提高等,资本外流可能转变为资本外逃。可见,资本外逃的根本原因是国内经济金融基本面恶化,而不是资本账户的适度开放。三是担心资本流出后再返回冲击我国金融市场。如上所述,受外资冲击的根本原因在于本国经济基本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南亚国家已出现了经济过热,泰国尤为明显。同时,泰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和银行坏账十分突出。这才为国际资本攻击泰铢提供了机会。我国当前经济总体平稳。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房住不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同时防范输入性通胀,这些才是避免资本外逃以及国际资本冲击的有效举措。进一步协调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双向开放,有利于实现上述目标。(www.xing528.com)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推动资本账户双向开放,是为了从资金层面支持配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战略,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同时,资本账户稳步开放是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在这个过程中应做好各项风险防范。

(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所供职机构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