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寻人性本质:深入探讨人心与人性

探寻人性本质:深入探讨人心与人性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究其原因,是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面子”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桌面上,生死无关,面子为大,这还了得!很大程度上,激发人性是企业、组织、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对人性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人类任何组织的管理史。把放心的人放在不放心的岗位上,就是最有效的人性管理。我认为核心就是人心与人性的问题。比如说,微信的报备,恰恰因为大家顾及面子,而这种面子就是人性的外化表现。

探寻人性本质:深入探讨人心与人性

我刚到任的时候,航班比较少,夜航结束早,除了岗位必须值守人员,其他员工都可以下班回家,有天晚上突然召集值班人员开会,等了很久还是有人到不了会场,后来我才知道,航班结束后总有个别人偷偷溜回家或者去市区烧烤一番,过把瘾再回来。客观地说,大家自由时间确实较多,加之年轻员工比例很大,浮躁的心总是漂泊不定。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现象,个别人总是在不经意间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翘班,撕开了这方面管理的口子,导致了不少员工“勇于并善于”翘班。

为了这个事情,我们在各种场合强调了好多次,提出了明确近乎严厉的要求,甚至处理过个别员工,但是收效甚微,无论怎么做工作,问题都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甚至有一次,我眼看着一个干部开车离开了机场,过了一会儿,我打电话问他在什么地方,他说在候机楼,我说我也马上到候机楼,你在什么位置,他在电话里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好意思,刚离开机场。我说正准备去市区办事,我的前方好像就是你的车啊,电话那头传来了不好意思的笑声。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我反复研究解决的办法。

人们常说,打蛇打七寸,管理也必须管在七寸上!

翘班的七寸到底在哪里?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但凡需要请假的人员,除了给分管领导履行请假手续外,必须在离开机场前,在全员微信群里通报信息,什么时候离开、什么时候返回、什么事由请假。很快,翘班的问题没有了,请假的人次变少了。究其原因,是把人们内心最深处的“面子”堂而皇之地摆在了桌面上,生死无关,面子为大,这还了得!当一个人请假离开机场的时候,他所面对的监督人不再是组织或者管理者,而是所有的员工,特别是同一个部门的员工,众目睽睽之下,大家都会不好意思。后来,有人把这个请假办法戏称为“微信群里的裸奔”,大概意思是没有什么能够隐瞒的,也没有什么能逃脱全体员工的双眼,从管理的制度要求到员工的自觉监督,这是一次触及人性的尝试。

管理就是管人性,许多人认为制度摆在那里,一切按制度办事,人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员工怎么想并不重要。其实,制度只是起到预防性的作用,是强制性的,并不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工作甚至付出更多。同样是加班,跟着自己欣赏喜欢的管理者一身轻松,跟着自己厌恶的管理者满是抱怨。提高员工的积极,关键要满足不同员工的人性需求。正如任正非所说,管理说到底就是管人性,一部华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性管理的历史。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叫作无欲则刚,其实这个说法违背人性,无欲者很难做到所谓刚强和有力量。很大程度上,激发人性是企业、组织、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对人性的激发和控制,构成了人类任何组织的管理史。一家企业管理的成与败、好与坏,背后所展示的逻辑,都是人性的逻辑。

管理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是自私的,二是人是懒惰的,所有的管理措施都是在有效解决这两个基本问题,或者说在这两个问题之上的推进。

无独有偶,还有一件事情同样的有趣。曾经,有人貌似几分神秘地给我讲,关于某些事情、某些人的某些秘密,特别是“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情,他们等等如何……这些看似是对工作的建议或者意见,其实不然,几乎经不起推敲,也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于是,我们在党委会和全员大会上宣布了一条明确的规定,那就是任何人、任何时候,可以任何形式就企业发展的任何问题进行沟通,但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如果反映工作或者人员的问题,那么请给我一点时间,我会把所有的班子成员请到一起来听,然后我们研究如何解决,如果只是想偷偷告诉我一个人某个事情,或者干部员工之间所谓的“内幕”,那么非常抱歉,这个事情我不单独接受。既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摆在面上说,如果要“私聊”,难免有私心或者不为人知的隐情。尽管这种方法以偏概全,但是在特殊阶段杜绝了很多小道消息。为确保沟通顺畅,我们确定了每月员工思想分析会,或集体座谈,或单独面对,公司领导定期受理员工意见等等,把反映问题与小道消息完全割裂。

把放心的人放在不放心的岗位上,就是最有效的人性管理。

人性大致可以分为五个层面:一是物质的诉求,每个人都有最基础层面对物质的诉求,员工加入企业,最直接、最朴素的诉求就是财富自由度。企业必须给员工提供相对充足的物质满足,如果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那些口口声声为企业奉献的员工,大概是最先离开的。二是安全的诉求,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需求,人的一生多数都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机场员工也大抵如此,大家必须抱团取暖,共同面对充满了风险、未知和不确定的未来。三是成长的诉求,越是智力高的人,野心的张力越强大,当拥有的权力与自己的欲望、雄心、野心相称的时候,自然愿意在这样一个平台发挥才能和智慧。因此,组织需要张扬每个人的雄心,同时又要遏制过度的野心。四是成就的诉求,也就是被组织和社会认可、被大众认可的欲望等等。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组织要能给员工希望,让员工跟着组织有奔头。五是使命的诉求,只有极少数人是拥有超我意识的使命主义者。(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是原因,由原因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二者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原因和结果区别的确定性。另一方面,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的,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为人性,所以管理。如果一个人不敢做坏事,是因为怕管理者,这个组织是人治;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坏事,是因为没有机会,这个组织是心治。因此,人治就是管理者厉害,法制就是机制制度厉害,心治就是文化厉害。这里的文化,必然涵盖对人性的理解。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我认为核心就是人心与人性的问题。看似很多的现象,背后都是人性在起作用。比如说,微信的报备,恰恰因为大家顾及面子,而这种面子就是人性的外化表现。再说反映问题,本来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掺杂了很多的私心,一旦要求广而告之的时候,内心的小九九无处可藏,也是人性的触碰。

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只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颗萌动的种子,从他来到世间的那一刻便存在着。如果被善良的力量激活,就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如果被邪恶的力量诱发,就会成为一个邪恶的人。所以,人性是中性的,就像早上应该起来,可是不太想起来;今天应该认真工作,可是有一点懒惰不想工作;觉得这个东西不该拿,可是又有一点儿想拿。人不是绝对没有一丝欲望,这个深沟大壑里的邪气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它就偶然透露出来。

不必用结果来证明当初选择正确与否,正如怀疑苹果里有虫子,当削掉苹果的时候,结果已经变得没有意义了。

管理者要学会洞察人性,更要引导人的善良茁壮成长。让人有受益感,就是使人有一种占小便宜的感觉,以此满足人的自私心理,这是人性中最为原始的需求,在管理中屡试不爽。让人有饥饿感,也就是对某个事物产生渴望并给予一定的满足,管理必须能够抓住人的饥饿感。让人有恐惧感,这是人们逃避痛苦的直接动力。恐惧被开除,所以努力工作;恐惧被责骂,所以要做好;恐惧一事无成,所以要有紧迫感。能够在管理中让人产生恐惧感,会让管理效果大大增强。当然,这里的恐惧感不是让人害怕工作,也不是害怕管理者,而是让他对自己的现状有清晰的认知,让他清楚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以及没有达成结果的后果,从而自动自发地增强动力,拼命工作。让人有尊重感,它是人性中的一种高级需要。同时,还有自豪感,它有时会自动促发,但更多时候,需要别人的刺激才会让自己感觉到自豪。管理者如果能够成为那个促发别人自豪感的人,就一定能走进别人的内心,也能直击人性。

一只花瓶有多坚固只有打碎那一刻才会知道,人性也犹如花瓶,经不起任何的考验和试探。“世界上有两件东西不能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人性面前,人们总是渺小的存在。”如此看来,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气场交错着的东西,并非单纯的好或者坏。但是作为管理者,必须启发人性的阳光,使之发扬光大。

管理,就是管人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