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效应在相关产业内的影响

提升效应在相关产业内的影响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且,日本虽然不是全球纺织机械的盟主,但日本企业制造梳理长纤维的喷水式织布机的技术却领先全球,这种国内相关产业相互提升竞争力的情形是很正常的。产业的“提升效应”会使企业认识更多新机会,也让有新点子、新观念的人获得机会投入这个产业。图3-4日本在纤维和织品方面的相关产业若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成功,将提升其互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提升效应通常与产品的互通技术比例的高低有关。

提升效应在相关产业内的影响

竞争力强的产业如果有相互关联的话,也会有“提携”新产业的效果。因此,有竞争力的本国产业,通常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因为它们之间的产业价值相近,可以合作、分享信息,甚至在电脑、设备和应用软件等方面都能互补。这种关系也形成相关产业在技术、流程、销售、市场或服务上的竞争力。例如,复印机产业和传真机产业的技术大部分是重叠的,连使用的零部件和下游配销系统也几乎相同。在世界各国,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竞争力的情形很普遍,表3-1就是一些参考例子。

表3-1 10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

图3-4更详细地说明,日本产业集团如何因彼此的关联性而产生竞争力。日本在人造纤维工业的长丝合成织品上独占鳌头,可以回溯到过去它一直发展纯丝织品和大量出口仿丝织品的产业历史;而碳纤维产品能迅速表现出竞争力,是因为碳纤维技术与人造纤维技术很接近,甚至有不少竞争企业同时涉足这两种产业。而且,日本虽然不是全球纺织机械的盟主,但日本企业制造梳理长纤维的喷水式织布机的技术却领先全球,这种国内相关产业相互提升竞争力的情形是很正常的。

正如本地供应商和下游企业的关系,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后,彼此在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交流增加,它们的交流成本也因地缘的关系和文化上的一致而低于外商。产业的“提升效应”(pullthrough effect)会使企业认识更多新机会,也让有新点子、新观念的人获得机会投入这个产业(见第4章)。

相关产业中的本地企业通常并肩行动,有时还因此结盟。44以润喉糖著称的瑞士利口乐公司(Ricola)长期利用生产巧克力的托杰公司的营销渠道,在国际市场扩张。在瑞典,生产凿岩机的山特维克公司(Sandvik)和矿场机械的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不断利用正式、非正式的机会合作,建立营销联盟,更是历史悠久。当国内的产业竞争力相互关联后,又会加速它们上游产业的发展。(www.xing528.com)

图3-4 日本在纤维和织品方面的相关产业

若一个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成功,将提升其互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例如,美国电脑业横扫国际市场,连带打开了电脑外围设备产业、资料库产业和软件业的国际空间。当一个国家的服务业走上国际化时,必然带动该国相关产品的销售量,反之亦然(详见第6章)。当企业间建立互为表里的关系之后,其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效益可能也是最高的。因为当其中一方向客户推荐另一方的产品或服务时,它是以本身的满意经验为基础,并确信所推荐企业的表现不会伤害到自己的产品信誉。产业发展出互补产品的亲密关系时,可以同时提升双方的业绩。

提升效应通常与产品的互通技术比例的高低有关。不过,提升效应最强的时机通常是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受益最明显的是那些行动快的企业。例如,英国能成为贸易强国,与它在世界贸易刚发展时就采取行动、参加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关。而英国人迄今仍维持着贸易服务业的竞争力,更是与这层历史的渊源息息相关。

如果想成功地培养一项产业的国家竞争优势,最好能先在国内培养相关产业的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产业的创新能力或分享相关经验上面;以前面提过的传真机产业为例,日本在传真机问世前,已经是复印机、办公设备、照相器材、通信器材方面的产业大国,这些产业也提供了发展传真机所需的主要技术。

不过,无论是本地供应商还是相关产业,都必须与钻石体系的其他关键要素搭配。若掌握不住先进技术、国内市场无法及时反映市场变迁,或缺乏强而有力的本土竞争者以激发斗志,就算供应商的水平世界一流,它对下游企业竞争优势的贡献仍然相当有限。电视机产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美国虽然在半导体产业领先全球,但是电视企业专注于发展大尺寸电视,忽略了整个世界趋势,更缺乏改善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的压力,上游供应商的竞争力终究于事无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