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Uber:在中国市场的独角兽征途

Uber:在中国市场的独角兽征途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4年初,当中国各大打车APP的竞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崛起于美国的打车APP Uber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Uber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Uber中国的业务规模已经可以与Uber美国旗鼓相当。截至2016年2月,Uber已经将自己的业务渗透进了中国22座城市。在Uber面向全球范围的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尽管遭到了抵制,但是卡兰尼克却依然表现出来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丝毫不在乎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论。

Uber:在中国市场的独角兽征途

2014年初,当中国各大打车APP的竞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之时,崛起于美国的打车APP Uber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消息一出,即在国内打车APP市场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讨论。

人们不禁猜测,Uber会像之前进入过中国市场的许多国际企业一样,在激流勇进之后最终黯然退场吗?而Uber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认为,Uber与其他来中国市场的互联网公司并不一样,Uber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Uber也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这只是Uber在中国开疆拓土的第一步。

2015年9月9日,在清华大学的一间阶梯教室里,一位学生向卡兰尼克提问Uber与滴滴出行的区别。卡兰尼克给出的回答是,Uber才是汽车共享模式的创造者和发明者,并且强调Uber一直都在坚持不断地创新。

卡兰尼克还向这群年轻的学生们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从18岁开始创业,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却又一次次从绝境中爬起。他耗费了5年的时间将Uber做成了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

卡兰尼克提到,Uber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城市更美好,他将自己和团队比喻为设计师,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建设未来之城,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帮助用户实现高效出行。根据卡兰尼克透露的数据,2015年初的时候,Uber在中国出行市场上的份额只有1%,而到了9月,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30%~40%,这也足以证明Uber在中国市场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尽管在中国市场上还居于第二,但是卡兰尼克对Uber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信心。

Uber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Uber中国的业务规模已经可以与Uber美国旗鼓相当。有数据显示,2015年6月,Uber司机在中国市场上平均每天接收到的订单量已经接近100万,相当于2015年年初Uber在全球接收到的业务量,此时Uber的业务已经覆盖到了中国的11座城市。(www.xing528.com)

截至2016年2月,Uber已经将自己的业务渗透进了中国22座城市。在Uber覆盖的全球诸多国家和城市中,中国广州、成都以及杭州的业务规模已经跻身全球前五,广州甚至成为Uber订单量最多的城市。Uber在中国的业务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了预期。

为了与中国建立更加友好的联系,2015年底中国领导人在访美期间,Uber表达了对中国领导人的热烈欢迎。同时,西雅图的用户只要打开Uber就可以看到“欢迎中国主席到访”的弹窗。

在Uber面向全球范围的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尽管遭到了抵制,但是卡兰尼克却依然表现出来一种唯我独尊的姿态,丝毫不在乎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论。

而在中国市场上,卡兰尼克却收敛了自己的强硬,变得谦虚和温和。卡兰尼克认识到在中国市场上做生意并不一样,而他希望能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