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遇见周昌发:一位80岁老农的人生故事

遇见周昌发:一位80岁老农的人生故事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采访时间:2017年7月14日采访地点:楠木桥村四组8号,原楠木桥四队周昌发家中。采访对象:周昌发,祖籍湖南,本地出生,今年80岁,一直在家务农,不识字。周昌发老人一共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小,今年40多岁,在宜昌工作,因工受伤,正在医院疗养,花费巨大。周昌发老人的妻子姓曹,是曹宗兴老人的姑姑。

遇见周昌发:一位80岁老农的人生故事

采访时间:2017年7月14日

采访地点:楠木桥村四组8号,原楠木桥四队(小地名白鸡田)周昌发家中。

采访对象:周昌发(1927—),祖籍湖南,本地出生,今年80岁,一直在家务农,不识字。爷爷叫周运有,年轻时来到楠木桥,并带来一部家谱,至今仍保存在家。20世纪50年代去世。父亲周光才,儿子周平兴在宜昌工作。叔叔周光云,叔叔家兄弟周昌训,侄子周平安。周昌发老人一共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小,今年40多岁,在宜昌工作,因工受伤,正在医院疗养,花费巨大。周昌发家的危房地处纸场河(即楠木河的上游)边,交通十分不便,仅步行可达,房子是在去年水灾(2016年7月19日)中被破坏,泥土已埋房近半,政府已在山下为其提供安置房,但因为土地都在山上,所以周昌发仍住在山上危房中。

采访人:朱华

采访背景:听曹宗兴老人介绍,白鸡田周昌发家有一套老谱,还有古茶园。所以此次由曹宗兴老人带路,访问的主要目的就是收集其家谱信息以及古茶园情况。周昌发老人的妻子姓曹,是曹宗兴老人的姑姑。据曹老介绍,他年轻的时候还来周家帮忙摘茶,关系比较亲近,所以了解较多、较详细。

采访纪要:

问:您家一直住在这里吗?一直在这里种地?

答:不是的。我们家是从湖南迁过来的,我爷爷到了这里,好像还有人到了百合村,具体的不知道,没联系。我爷爷、我父亲以前都住在上面的机匠湾。我爷爷、我父亲以前不是种地的,我爷爷以前是木匠,五几年才死的,就埋在上面。我父亲以前在上面开纸场,那时候采花都没有这个手艺,这手艺是从外边带来的,很赚钱。解放后,我父亲就不做纸了。(注:当地人大多不清楚为什么楠木河上游一段称为纸场河,经周昌发老人的解释,就可以说清楚了。)

问:我看您这边茶树都是满天星,是您种的吗?

答:那不是我自己种的,都是野茶树。这边山上茶树多得是,有能力的,把它砍出来,就是茶园,过两年不管理,就荒了。以前,我家里人口多,我有六个孩子,第六个是儿子。为了过活,就在山上弄茶园,以前这山上都是茶园,现在不种了,都荒了。

问:以前这里茶树这么多,红茶产量怎么样?(www.xing528.com)

答:产量多。搞集体的时候,我们这里是四队,有30多户,170多口,70个劳力,但我们队的红茶产量是公社第二(注:据1977年开始在公社任会计的曹宗兴老人纠正,产量第二的应该是七队,即满银沟,年产干茶约7000斤,四队年产干茶约4000斤)。我们这里山大,野茶多。前面(手指门前不远处河边一片平地,已荒废,没有痕迹)就是我们队的红茶加工的地方。以前那里盖着几间屋,还有用水带动的机器专门做红茶的,搞集体的时候用了十几年。

问:您以前背过茶吗?都是走哪边?

答:当然背过,哪个没背过。那时候背茶,百斤百里三块,最多的时候是五块钱。往城关背茶,都是从楠木桥走西塘、火烧岭、西塘大界、宋家河、沙子垭、后河到城关,到城关快的要4天,慢的七八天的也有。

问:背茶的都是专门的吗?都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答:有专门背的。外边来背茶的有,巴东的、建始的、鹤峰的,不多。楠木桥八个队,每队都有一个专门背茶的。他们是每天1角2分钱,剩下的都交给队里。人手不够的时候,就再找人,费用不用交给集体。那时候,一天种地平均也就三、四分钱,大家都抢着背,背得多,赚的就多。但这种情况比较少,只有收茶的时候才比较多。

问:搞集体的时候,粮食够吃吗?种茶叶的收入怎么样?

答:不够吃,我们这里都是吃救济粮。

曹宗兴:我们一队,有一万斤余粮,是九分五一斤,不值钱,一队每年干茶产量是一万斤,一块钱一斤。种茶的收益还是很高的。

另外,从两位老人处获知,鲜叶制作干茶的比例大约是:绿茶四、五斤出1斤,红茶4斤出1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