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监管制度、机构职责问题及成因

监管制度、机构职责问题及成因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作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与其他机构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一致显示,目前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及服务不到位。首先就监管制度而言,事中事后监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程序设计,出现监管内容不清晰、基层监管压力大、监管程度不够精细化等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需要加强监管的领域或方面,需改革监管体制,从而实现监管机制创新。

监管制度、机构职责问题及成因

本书作者进行的调查问卷与其他机构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一致显示,目前我国政府市场监管及服务不到位。具体表现在部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水平不高,企业失信成本低,政府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不愿担责致使办事难等方面,制度性交易成本仍有较大降低空间[1];对民营企业而言,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监管满意度较低。

首先就监管制度而言,事中事后监管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流程、程序设计,出现监管内容不清晰、基层监管压力大、监管程度不够精细化等问题。同时,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市场监管机构改革整合后,原分属不同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队伍名义上已完成整合,但基层市场监管执法工作中存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象,面对原不同部门、不同程序的法律规范,一线执法人员难以准确适用,具体执法实践还亟待规范。针对现实生活中需要加强监管的领域或方面,需改革监管体制,从而实现监管机制创新。(www.xing528.com)

其次就监管主体而言,政府监管能力的“有限性”与实际推进中监管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市场主体激增,监管对象面广量大与监管资源队伍有限的矛盾更加突出,具备综合监管和专业监管能力的人才较为缺乏,面对新经济跨界竞争、网络效应、平台模式等新特征,“不会监管、不能监管”的矛盾逐步突出,例如互联网平台垄断的判定标准、平台型企业售假或食品安全问题的赔偿机制等尚不明晰,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监管执法队伍或专业人才培训予以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