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省畜牧业发展状况概述

全省畜牧业发展状况概述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年来,山东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畜牧业产值、畜产品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山东一直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逐步形成了与畜牧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发展格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平稳,全省连续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山东畜牧业外向型程度较高,在夯实省内市场、开拓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基础上,积极推动畜产品出口。

全省畜牧业发展状况概述

(一)产业规模大。多年来,山东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畜牧业产值、畜产品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一直稳居全国前列。2016年,全省肉类总产776.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其中禽肉、牛肉羊肉猪肉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禽蛋产量440.6 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位;奶类产量276.8 万吨,位居全国第五位;肉蛋奶总产1493.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7%,居第一位;畜牧业产值2540.8亿元,占全国畜牧业总产值8%,居第二位。

(二)畜禽结构优。山东一直把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点,逐步形成了与畜牧资源和市场需求相协调的发展格局。2016年,山东肉蛋奶比例为2.8∶1.6∶1,禽肉、猪肉和牛羊肉产量在肉类总产中比重分别为35.5%、49.4%、13.6%,其中猪肉比重比全国低12.6%,在畜牧大省中是畜种结构比较合理的省份。山东畜禽养殖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较为集中,形成了胶东半岛肉鸡和特种动物、鲁中南生猪和兔业、沿高速公路奶牛业、沿黄肉牛肉羊业、黄河三角洲草业的五大产区产业布局

(三)饲养水平高。山东在全国率先推行标准化饲养和出口基地认证,连续8年开展标准化示范场部、省、市、县四级联创,创建国家级示范场380家、省级1706家、市县级万余家。截止到2016年,全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1%,高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实施品牌创建战略计划,推介发布品牌示范企业38个,“三品一标”产品产量占比60%以上。深入推动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目前共发展国家级示范县11个、省级示范县29个。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6%。

(四)防疫效果好。建成胶东半岛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免疫无口蹄疫区,创造了全国首个“双免”无疫区和首个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两项第一。推动蓬莱民和生物安全隔离区通过国家评估,成为全国首个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物安全隔离区。推进家禽H7N9流感剔除计划和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启动规模化羊场布病净化及综合控制体系建设项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平稳,全省连续多年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www.xing528.com)

(五)加工能力强。畜产品加工企业多、加工规模大、市场开拓宽、带动能力强,是山东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目前全省共有畜禽屠宰企业1255家,其中生猪、家禽、肉牛、肉羊屠宰企业分别为761、403、77、14家;家禽、生猪屠宰企业总屠宰量分居全国第一、第二位。支持建立东亚畜牧交易所等新型产业平台,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全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87万个,评定国家级示范社8 个、省级示范社51 个。产业化经营覆盖率达到82%。涌现出一大批如山东六和、诸城外贸、潍坊新昌、潍坊乐港、临沂金锣、诸城得利斯、山东龙大、阳谷凤祥、青岛九联、青岛万福、济南佳宝等全国知名的大型龙头企业。

(六)出口数量多。山东畜牧业外向型程度较高,在夯实省内市场、开拓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基础上,积极推动畜产品出口。2016 年,全省出口肉类22.44 万吨,出口额7.8亿美元。全省获得出口注册的肉类加工企业163家,外资企业1580家,实际利用外资17.6亿美元。禽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兔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山东是供应京津沪宁杭等大中城市畜产品的主要基地,其中入沪猪肉的21%、猪副产品的31%来自山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