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山西省省政府今年出台了十项强农惠农政策,第八条提出对肉牛、肉羊养殖实施补贴政策,为畜牧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其次,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转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畜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

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贾 嫘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山西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利条件及对策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26(2011)06-0051-54

近年来,山西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现从全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现代畜牧业发展有利条件和对策两个方面做一些分析探索。

一、全省畜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由于中央和山西省政府扶持政策的推动和生产的拉动,全省畜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2010年全省肉类产量128万吨,禽蛋产量86万吨,牛奶产量110万吨。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有力保障了畜产品市场的有效供给。

(一)规模养殖业快速发展

规模养殖持续发展,已成为畜产品市场供应的主要来源。目前,全省建设各类畜禽养殖场小区和规模养殖场2000多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5%以上,比2005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猪规模化饲养水平达到63%,鸡达到70%,牛达到45%,羊达到32%,呈现出畜牧发展、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多赢的可喜局面。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2010年山西省共认证无公害产品86个。

(二)畜牧业区域板块优势进一步显现

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积极培育具有显著特色的畜产品基地,区域优势更加明显。中南部25个肉牛基地县出栏占到全省的63%,北部和太行山区30个肉羊基地县肉羊出栏量占到全省的51%,吕梁山区23个绒毛产量占到全省的90%以上,以朔州市和太原市为中心的15个奶牛生产优势产区的产奶量占到全省的80%,城郊30个生猪基地县的出栏量占到山西省的63%,禽蛋产量占到48%,畜产品产量增幅明显,供给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畜禽品种改良步伐明显加快,建设各类种畜禽场200多个,对良繁母猪和奶牛冻精改良实行了全覆盖补贴,生猪良种化水平达到85%,奶牛平均单产水平达到4500公斤。去年共改良肉羊241万只,超年计划的18%;改良绒山羊211万只,超年初计划的34%;猪的良种繁育和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体系日趋完善,全省推广三元杂优猪533万只,比年初计划超额完成33.4%。

(四)重大疫病防控能力逐渐增强

近几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应对突发疫情能力显著提高,重大动物疫情明显下降,对于稳定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的信心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畜牧业的发展,提升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为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牧业生产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当前山西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大幅提升,部分大型养殖场标准化生产也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从整体看,山西省畜禽养殖的标准化程度水平普遍还较低,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尚未破题。尤其在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内部矛盾制约和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的双重压力下,要实现规模养殖数量的梯度提升和质的飞跃,达到畜产品年内季节的均衡供应和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标,任重道远。

1、畜牧业生产方式还比较落后

虽然全省规模养殖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集约化程度仍然很低,有近4成的猪肉、5成的牛奶来自分散养殖,标准化程度和生效率不高,畜产品的年内季节均衡供应能力欠佳,达不到畜产品无公害产地认证标准,离农超对接还有一定的差距。(www.xing528.com)

2、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

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畜牧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甚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当前社会公众对畜产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而山西省去年以来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违法使用“瘦肉清”、“蛋白精”等事件仍时有发生,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对行业的冲击还没从根本上消除。饲料中高铜、高锌污染环境,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此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畜禽养殖环节和饲料生产使用环节的监管任务十分艰巨,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防不胜防。应当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

3、生态条件和环境制约日益凸显

山西省规模养殖场环保设施、粪污无害化处理是目前标准化养殖的最大难点。一是粪污处理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畜禽粪污处理的要求,不能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二是有的未加盖防雨棚,有的未进行硬化,有的粪便发酵场或沼气池建设规模小,不足以对粪便进行全部处理;三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深埋或就地焚烧,缺乏硬件设施。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现代畜牧业发展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环境保护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世界范围内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给畜牧业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对策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山西畜牧业的发展态势良好,形势严峻。但从目前笔者掌握的情况看,畜牧业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机遇。首先,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近几年来的中央1号文件对加快现代畜牧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作为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和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山西省省政府今年出台了十项强农惠农政策,第八条提出对肉牛、肉羊养殖实施补贴政策,为畜牧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其次,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转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畜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发展平台。第三,各市县区纷纷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畜禽规模健康养殖进程,再加上各级地方政府支农补贴资金和银行信贷资金、非农业的转型资金,为畜禽养殖小区的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提升全省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畜牧业转型跨越升级。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促进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畜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应采取以下几条对策:

(一)进一步推进规模化健康养殖

今年是“十二五”发展的第一年,必须理清畜禽养殖发展思路和建设重点,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规模健康养殖项目,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用地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畜禽规模养殖水平。规模健康养殖,规模主要满足“量”的市场需求,健康着力解决“质”的安全问题。国家从去年开始开展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实现畜禽标准化规模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达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目标。山西省尽管从2008年就已经开始推进规模健康养殖这项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目前要在标准化等方面更高层次上谋划这件事情。尤其是要把“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作为发展规模健康养殖的重要抓手,在全省选择基础较好的村、乡、县重点培育,树立样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在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示范场的内部建设和自身功能,使山西省的畜禽标准化规模健康养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全面有效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

规模化是基础,标准化是方向。这些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进程加快,但标准化水平却没有跟上规模化的步伐,差距明显。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就是要做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和管理信息化”等六化。要在组织、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规模健康养殖是当前畜牧业工作的重点是各级、各部门应始终牢牢抓在手上的一件大事,必须将规模健康养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进行统筹部署和推进。在资金安排上,要切实调整投资方向,继续将规模健康养殖作为头等大事,优先考虑,保证投入。也可以和农大的专家协商,建立我省的畜禽养殖公共服务专家信息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对各市县建立的标准化示范场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数据库,及时了解运行情况,收集相关信息,为全省规模健康养殖积累经验。围绕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养殖、生产、管理、防疫等综合配套技术,认真落实畜禽养殖场和小区的备案工作,督促养殖场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开展无公害产品及产地标准化认证工作,落实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现饲养、生产、经营全程追溯和监管。逐步推行畜禽规范化生产、标准化运营提升示范场的良好形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广泛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是中央14号文件的明确要求,是农业部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一项重要举措。示范创建旨在树立标杆、示范引导,重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贵在抓好落实,一抓到底。山西省出台了畜禽标准示范创建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对每个畜种的标准化示范场都设定了量化指标,同时建立了各个畜种的相对科学、严谨实用的验收实用标准,这些都是示范创建活动取得成效的制度性保障。一定要找准创建内容,抓住关键技术,强化技术培训,树立典型,示范引导,以点带面,以场来示范、以县来带动,进而影响周边市县,全面提升全行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既要注重对创建过程中畜禽养殖场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改造,更要注重对确立的标准化示范场的监管与指导;既要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要下大力气提高养殖水平,确保创建效果。

(四)逐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要正确处理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抓好畜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要突出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对养殖场实施干清粪、雨污分流等改造,采取生态循环养殖与工业化治理相结合,重点解决好污水处理技术和成本问题,指导养殖户完善畜禽粪污处理,总结推广养殖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五)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培育现代畜牧产业,必须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规模养殖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才能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产业上下游才能贯通。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农户”等形式发展标准化生产,稳定和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和倾斜。积极扶持畜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开拓方面的优势,实现农超对接,用我们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品牌与加工龙头企业、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实现养殖效益的稳步提升。

(作者单位:山西省动物监督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