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要素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方案

六要素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而,协同创新就是创新主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合作,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形成协同创新效应。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区域协同创新主体的数量一直是热门话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协同创新主体按照功能可分为主导协同主体和参与协同主体两类。因此,本书认为“六要素”协同创新更加适宜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当前的创新环境,如果“政企学研资中”六要素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其形成的协同创新机制将会使区域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六要素协同创新机制优化方案

协同是指在系统内各部分进行分工合作,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多组分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的协同行动而实现结构有序演化。协同理论包括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三个原理。这一理论认为,支配原理是该理论的核心,同时不稳定性的存在对系统有着积极意义,而小的序参量是使系统自动形成有序结构的基础。这三个原理共同发挥作用就形成了协同效应,使得分力之和大于各分力简单相加的结果,即1+1>2效应。因而,协同创新就是创新主体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合作,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形成协同创新效应。

在区域创新发展过程中,区域协同创新主体的数量一直是热门话题。“三重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是区域创新的核心,这三大主体通过相互作用推动创新螺旋式上升。国内较为推崇的“五元论”则将孵化器与投融资机构独立出来,认为官、产、学、孵、金五要素共同形成的互动网络是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将以上两种理论结合来看,把政府、高校和企业作为区域协同创新主体是没有争议的,关键在于企业孵化器等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是否可以作为主体来讨论,以及是否还可以在协同创新网络中加入其他细分主体。(www.xing528.com)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协同创新主体按照功能可分为主导协同主体和参与协同主体两类。政府、高校和企业是毋庸置疑的主导协同主体,它们决定了区域创新发展的方向和范围,是协同网络的核心。但随着创新不断深入,创新主体分工细化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和大企业中原有的中介和投融资功能逐渐开始从母体剥离,成为具有独立功能的个体,并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着桥梁和推动作用,成为网络中不可缺少的参与协同主体。其次,在创新过程中,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过程中,研发机构作为一个单纯的知识生产者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与高校在功能上虽然存在相通之处,但绝不能混为一谈,必须正视研发机构在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将其作为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单独个体看待。因此,本书认为“六要素”协同创新更加适宜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当前的创新环境,如果“政企学研资中”六要素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其形成的协同创新机制将会使区域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