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方案

区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方案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六大主体在各自职能领域拥有相对于其他各方而言的功能势差力,吸引各方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相互补充、相互调用,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综合来看,区域协同创新成长机制可细分为要素整合机制、主体转换机制、双向协同机制和产出导向机制。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各主体共同发展,这使得“政企学研资中”在协同过程中遵循以产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以期迅速取得高质量创新产出成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奠定基础。

区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优化方案

六要素协同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将各要素在划定区域内集中起来无法实现网络式协同发展。只有对协同创新的动因进行剖析,加强对创新的系统性认识,明确其运作的动力机制、成长机制和管理机制,才能更有效率地实现协同创新目标。

图1-3 区域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一)动力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的动力源于外部市场需求和环境变化,更源于协同创新内部各主体对合作预期利益的追求。协同创新是否能够取得预期成果,关键在于能否协调好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方利益,充分发挥内部驱动力和外部推动力的作用。

1.内部驱动力。

协同创新各方都拥有一定的优势资源,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合作的原动力,实现资源互补是合作的出发点。总的来说,区域协同创新的内部动力因素可归结于利益驱动、功能势差以及资源互补三大因素。

利益驱动是协同创新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因素。政府追求的是社会利益,其他参与主体大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协同创新能扩大创新规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起到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满足政府提高公信力和维护政权稳定的需要。在协同创新产生之后,各主体之间的交易由外部交易变为内部交易,企业获取知识创新成果更加便捷、院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更加通畅、中介和金融机构也拥有了更多施展职能的机会。除各方自身利益诉求外,协同创新将各参与方组合成一个新的个体,从总体上看减少了交易次数,大大减少了区域交易成本和费用,从而获得了更多内部边际收益,有利于区域长久健康发展。

功能势差是指各协同创新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拥有截然不同的职能。一般来讲,各方之间功能差距越大,相互合作的意愿就越强烈,协同创新也就更容易达成。“政企学研资中”六要素在协同过程中核心功能各不相同,政府侧重制度创新,致力于为协同创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企业侧重产品创新,致力于采用新技术生产出新产品;高校侧重学术创新,致力于培养人才和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研发机构侧重技术创新,致力于为产出方输送更多科技创新成果;金融和中介机构侧重服务创新,前者致力于为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后者侧重于专业创新咨询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六大主体在各自职能领域拥有相对于其他各方而言的功能势差力,吸引各方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相互补充、相互调用,驱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创新水平和规模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变化使得区域对创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其中既包含了人力、物力、财力等实物,也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变革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单个主体无法集合上述所有资源,必须通过协同合作进行资源整合。政府掌握行政权力,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资源,高校拥有人力资源优势和理论创新基础,研发机构在应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金融机构拥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中介机构在创新信息传导方面颇具影响力。协同创新使各参与方在输出自身优势资源的同时,也能享受他方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取得规模效益。

2.外部推动力。

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并不是完全自发的,从外部环境来看,市场供需状况和环境都是推动协同合作的关键因素。

满足市场需求是各创新主体取得经济利益的保障,也是创新成果商业化的目标所在。政府对宏观经济发展方向和规划进行调控、企业最为接近供需市场、高校和研发机构掌握了前沿理论和技术、金融机构对资金流动方向具有天然敏感性、中介机构在创新信息收集方面具有优势,协同创新使区域市场敏感度和需求响应能力迅速上升,满足了日益激烈的市场供需竞争对创新速度和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环境因素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促进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教育体制改革也将高校推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另一方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对我国协同创新传统的生动诠释。在这种制度和文化氛围下,各主体的创新活力得到激发,协同意愿也更加强烈。

(二)成长机制

多主体的存在使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十分复杂,协同创新的发展不仅包含各创新主体自身,也与地区创新投入、运行及产出息息相关。综合来看,区域协同创新成长机制可细分为要素整合机制、主体转换机制、双向协同机制和产出导向机制。(www.xing528.com)

1.要素整合机制。

要素整合机制是将区域看做一个要素联动的整体,各创新主体根据各自的资源存量和需求量,对区域内所有要素进行动态调节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要素投入和协同产出的最佳结合点,避免出现资源短缺或冗余。根据主导类型的不同,区域要素整合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推动型和市场行政结合型。市场主导型主要通过企业的市场行为来实现,如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对资源进行战略整合,以增强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和资源利用率。政府推动型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实现,如政府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区域规划统筹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市场行政结合型是上述二者的结合,以市场经济手段为主,政府行政手段为辅,更加灵活地实现区域要素整合。

2.主体转换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与产品创新一样,也有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各创新主体由于功能属性差异在区域协同创新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角色,只有根据阶段变化及时转换协同中的主导主体,才能推动区域创新可持续成长。比如说,政府作为区域协同创新的发起者在进入期扮演主导者角色,但随着协同创新的不断成长成熟,政府逐渐让出主导地位,转由企业或者院所进行主导,待到协同创新进入衰退期后,政府在企业和院所的帮助下重新掌握主导权,发起新一轮的协同创新。

3.双向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过程中主体的协同方式可大致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横向协同是水平型的合作方式,即创新主体之间地位相同,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过程就创新发展方向、投入等具体问题进行协调统一。纵向协同将产业链作为载体,以企业为中心向上游研发和下游市场延伸。横向协同和纵向协同都以简化流程、降低成本为出发点,二者在协同创新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

4.产出导向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各主体共同发展,这使得“政企学研资中”在协同过程中遵循以产出为导向的运作机制,以期迅速取得高质量创新产出成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奠定基础。前文中已提到“政企学研资中”六要素具有不同职能,围绕这些职能,以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学术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产出目标,投入与目标相匹配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相应配套政策和创新氛围,促使各主体朝着共同的产出目标迈进。

(三)管理机制

在对区域协同创新进行管理过程中,既会面临事前资源分配问题,也会涉及事后利益协调和风险分担问题,因而管理机制可概括为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1.资源共享机制。

区域创新资源共享是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提高区域整体绩效为目标,对创新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促进区域内各类资源高效整合。这种资源共享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在遵循科学配置基础上的资源相互补充与完善,既使创新主体自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解决个别主体的资源短缺问题,实现各方合作共赢。区域资源共享过程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并发挥政府在其中的行政调控作用。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供需变化实现资源配置,各创新主体在利益杠杆作用下自发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高效流动。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决定了资源共享必须在有效的制度引导规范下才能实现最佳效果,政策决定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方向,并对创新个体的行为方式加以规范引导、对创新环境加以塑造,从而使创新资源流向最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的方向,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2.利益协调机制。

对利益的追求是各主体进行协同合作的最直接动因,由于各方在合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投入的资源等都存在差异,在创新收益方面分配方面也理应不同。创新收益分配方式主要有固定报酬、利益共享和混合支付三种。固定报酬一般出现在产品或服务购买环节,利益相关方事先约定固定的报酬,个体收益和协同整体获利与否无关。利益共享属于事后分配,利益相关方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合作总收益中分得相应的份额,该种分配方式将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关联在一起,在有更大获利空间的同时也承担更多创新失败的风险。混合支付是以上二者的结合,合作方既可获得一部分固定报酬,也可从总收益中分成,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3.风险分担机制。

区域协同创新在获得比个体创新更多利益的同时也承担更多风险,对风险的管理和分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合作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区域协同创新主体具有复杂性,这导致风险既包括以市场风险、政策环境风险等为代表的传统外部风险,也包括合作过程中产生的融合风险、沟通协调风险、利益分配风险等各类内部风险。创新是兼具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风险是不可避免的。风险分担机制存在的目的不是完全消灭风险,而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准确识别风险种类、提前评估风险产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通过正式契约、管理制度等方式提前规划风险应对和分担方法,最大程度上减轻协同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