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盛升职机制下的冷静选择

高盛升职机制下的冷静选择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高盛日本分公司的社长在并购顾问业务基本方针上的严重分歧是导致我决定辞职的最大原因之一。不过我本来就对升职毫无兴趣,所以即便被降职也并不在意。高盛的PMD是评选制,首先高盛会从不同地区同一部门的PMD中选出评价人,评价人从候选人的上司、同事以及部下处收集评价信息,然后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晋升条件,并将自己的决定整理成书面材料。这些材料会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PMD审核委员会上进行审议,决定候选人是否能够晋升。

高盛升职机制下的冷静选择

2003年的时候我决定从公司辞职。从工作了14年半的公司离开,多少也让人有些伤感。与高盛日本分公司的社长在并购顾问业务基本方针上的严重分歧是导致我决定辞职的最大原因之一。关于具体的情况我不想多讲,但其中既包括究竟应该以客户利益至上还是以公司利益至上的思想争论,也有应该100%完全守法还是合理利用法律漏洞的现实问题。

2000年我升任为PMD,但两年后的2002年末我就又被降级为EMD。因为和高盛日本分公司的社长发生了争执,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尽管这两年间我在工作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公司的人事全凭上司一句话,这在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是一样的。不过我本来就对升职毫无兴趣,所以即便被降职也并不在意。

高盛的PMD是评选制,首先高盛会从不同地区同一部门的PMD中选出评价人,评价人从候选人的上司、同事以及部下处收集评价信息,然后判断候选人是否符合晋升条件,并将自己的决定整理成书面材料。这些材料会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PMD审核委员会上进行审议,决定候选人是否能够晋升。一般来说评价人的身份对候选人是保密的,但在我被推举为候选人的时候,高盛法兰克福分公司的戴姆勒项目负责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我现在正收集你的评价信息。你要是想晋升的话,最好给我拍拍马屁。”

我记得自己当时作出了这样的回应:“不好意思,因为报酬的高低是评价一个人工作能力优秀与否的指标,所以我对加薪很感兴趣。但我对升职并没有什么兴趣。这是公司决定的事,不是我个人能够左右的。我认为个人与公司之间是平等的竞争关系。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顾客提供服务。虽然从结果上来说,我这样做也会给公司带来利润,但这并非我的目的。”

“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对我做出评价。同样,我也会根据公司对我的评价,以平等的立场来决定自己对公司的态度。我对高盛商业原则的第一条‘Our Clients’Interests Always Comes First’(客户利益至上)深信不疑。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得到顾客的赏识,让顾客心甘情愿地支付给高盛的报酬,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喜悦。”

听我说完,那名德国PMD的脸上露出了非常惊讶的表情。(www.xing528.com)

顺带一提,高盛还很流行一句话叫“Long Term Greedy”(关注长期利益)。

并购工作的主要收入是成功报酬,如果项目失败的话报酬就会少得多。因此,与按时间赚取报酬的会计师律师不同,投资银行有时候会为了赚取更多的项目成功报酬而置顾客的利益于不顾,只想着如何将项目促成。

但这样做只能获得短期的利益,长此以往会失去顾客的信任,以至于顾客不愿意再次与你进行合作。高盛的做法则是“给顾客最合理的建议,这样才能获得顾客的信赖,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公司也会因此受益”。

我不知道是否高盛所有的顾问都坚持这个原则,但至少我对此深信不疑。曾经有一次我担任卖方的顾问,买方提出“公开全部信息”的无理要求,某日系银行的共同顾问建议说“给他们看吧”,但我却反对道“这个买家不一定会买。很有可能只是装成要买的样子来骗取信息。我们还有其他的买家候选人,所以不应该答应对方的这种无理要求”。最终,卖方与其他的买方达成了一致,对我当时的建议表示非常感谢。

还有的时候我担任买方的顾问,如果我认为价格以及其他原因,不应该继续进行收购,那么我就会建议买方退出,后来很多顾客都非常感谢我的建议。我认为“Long Term Greedy”确实是正确的战略,每当我按照这个原则作出正确选择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身为顾问的荣誉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