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盛唱空银行,唯单手持工行牌

高盛唱空银行,唯单手持工行牌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工商银行进行了一年多的财务重组,并取得实质性成效之后,高盛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2006年12月7日,高盛首次发表关于工商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年收益增长率达到10%以上,每股收益增长率则达到30%以上。在捧红中资银行业之后,高盛开始打压其他银行股,唯独看好工商银行一家中资银行。

高盛唱空银行,唯单手持工行牌

假如中资银行股都被高估了,都该卖出了,那么能买工行的股票吗?

高盛回答说:能。这个必须能。

在工商银行进行了一年多的财务重组,并取得实质性成效之后,高盛成为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2005年8月底,工商银行与包括高盛、德国安联和美国运通在内的财团签署谅解备忘录,三家战略投资者组成的财团以36亿美元左右的价格购入工行10%的股份。

成为中国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后,高盛对工商银行投资价值的相关观点与其之前“唱衰”中资银行业时大相径庭。

2006年12月7日,高盛首次发表关于工商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工商银行年收益增长率达到10%以上,每股收益增长率则达到30%以上。之后又发表报告称,内地银行股2007年盈利可能高于市场预期,因此进一步提高工商银行的目标价位至5.28元。工商银行等银行股因此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www.xing528.com)

在捧红中资银行业之后,高盛开始打压其他银行股,唯独看好工商银行一家中资银行。

2008年9月,高盛在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银行业的评级从“具有吸引力”调低至“中性”,宣布全面调低国内六大银行的A股、H股目标价,H股目标价平均下调25.45%,A股目标价平均下调高达38.5%。

高盛报告摘要显示,作为以房贷业务为特色的兴业银行,尽管其评级依然被维持“中性”,但目标价已由39.70元被下调至18.49元;工商银行则是中资银行股中唯一被维持“买入”评级的银行;交通银行则摘得高盛给予的另一“唯一”称号,其评级由“买入”越级降至“沽售”。

上市的中资银行除工行外,都被高盛调低过评级或打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