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金十年带来的隐忧: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困境

黄金十年带来的隐忧: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困境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时,中国还处在“黄金十年”[1],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工业雏形初现,工业投资额迅速增加:“自民国十六年以来,七八年之内国人投资一种新工业资本超过百万元者,几如凤毛麟角,而二十四年以后,则百万元之工厂,乃至千万元之工厂,均甚多。如中央机器厂、中国酒精厂、永利公司铔厂,以及最近筹备之各工厂,资本即以千万元计。”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黄金十年”也危机暗涌。

黄金十年带来的隐忧: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困境

前文说过,中国是一个传统的银本位国家,即使在清朝灭亡后,中国仍旧以白银为本位货币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于1913年公布《国币条例》,规定银元为我国的货币单位,但事实上民间是银元和银两并用,此外在一些地区,铜币和一些纸币也在流通。这一时期币制极其混乱,既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发展,也为军阀割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到了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试图结束这种混乱的状态,统一货币。

1933年3月8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元”;同年4月,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发行全国统一的银元,训令中说:“自四月六日起,所有款项之收付及一切交易须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新银元按照旧银元的成色来铸造,每块含银88%,含铜12%,每元兑银七钱一分五厘。由此,沿袭了数百年的银两制退出历史舞台,这使得之前的通货种类大大简化,规格、重量、成色统一的新银元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客观地说,这次“废两改元”完成了对币制的有效简化。

当时,中国还处在“黄金十年”[1]经济增长迅速,中国工业雏形初现,工业投资额迅速增加:“自民国十六年以来,七八年之内国人投资一种新工业资本超过百万元者,几如凤毛麟角,而二十四年以后,则百万元之工厂,乃至千万元之工厂,均甚多。如中央机器厂、中国酒精厂、永利公司铔厂,以及最近筹备之各工厂,资本即以千万元计。”

不仅经济繁荣发展,社会文化也在迅速发展,一些以后影响力巨大的大师级人物如鲁迅胡适、钱钟书、华罗庚也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1935年,一个美国来华国情观察小组在报告中写道:“中国在所有领域里,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完全不同,现代化将给中国带来长达几个世纪的深远影响。”(www.xing528.com)

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黄金十年”也危机暗涌。首先,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钢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并没有大发展,国民政府主要依靠国外大量进口,而在这一过程中,中间经手人大发其财;其次,中国的现代工业,主要还是掌握在外国资本手中,其中日资占有很大比重;再次,“黄金十年”国民党政府热衷于搞工业化、城市化,导致金融资本进入乡土社会推行产业化规模经济,实物地租转化为货币地租,传统中国粮食收获后按收成交租,而这一现代化时期地主要求春种前就得交现钱,农民生产生活的货币化压力增大,在事实上摧垮了当时的乡土社会,导致农民大量破产;最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中,中国如何能独善其身?

1934年下半年,还沉浸在经济快速发展美梦中的国民政府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场生死攸关的金融危机:白银大量流出,先是银行、钱庄及工商企业大规模倒闭,各行业迅速走入萧条,最糟糕的是农村经济,可谓全面破败:“鲁东向称富庶之区,地价每亩百元者,刻已低落至四五十元;鲁西、鲁南贫瘠之区,向之每亩五十元者,刻竟落至二十元或十元尚无人过问,农民破产之普通、痛苦之深刻,实为近古以来所未有。”

导致这场危机的最直接因素不是来自国内,而是来自国外,将中国推入严重金融危机中的正是美国的《白银收购法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