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任重而道远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任重而道远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矿山治理成效显著。在修复理念上,各地从过去简单的复绿过渡到生态功能修复上。尽管国家大力治理废弃矿山,但矿山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事业,任重道远。专家认为,对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而言,还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土地开垦体系、法律法规以及成熟的管理制度。

中国矿山生态修复:任重而道远

进入21世纪,中国矿山治理成效显著。据统计,2001年至2018年,全国累计完成治理恢复土地面积约100.46万公顷,2018年,累计治理矿山7298个。

在修复理念上,各地从过去简单的复绿过渡到生态功能修复上。“以前,矿山修复最早提出的办法是复绿,随着复绿工作的不断深化,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随着矿山开采面积的扩大和性质的转变,仅仅停留在生物多样性修复阶段也不够,我们必须要进入生态功能修复阶段。”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特聘教授高吉喜认为,矿山生态修复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还要考虑到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系统的修复,这两个系统一定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

尽管国家大力治理废弃矿山,但矿山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事业,任重道远。专家认为,对中国矿山生态修复而言,还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土地开垦体系、法律法规以及成熟的管理制度。(www.xing528.com)

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周晋峰建议,今后矿山修复应充分从“山水林天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污染治理“三公理”——不为害、不扩散、充分公示为基础,制定矿山修复工作总体框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0年09月29日 第 08 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