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比较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比较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换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由于人们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不断移动,从而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3所示。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比较

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替换关系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60年代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数据较为吻合,但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滞胀的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不存在了,于是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解释。

1968年,美国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它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他认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观点,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就越快,由此,弗里德曼提出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

这里所说的“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短期中,工人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这样,工人所得到的实际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从而企业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投资就业增加,失业率下降。在这个前提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也就是说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

在长期中,工人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也就是说,在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并不存在替换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并且,在长期中,经济总能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因此,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不会影响长期中的失业率水平。

由于人们会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所以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将不断移动,从而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9-3所示。

图9-3 从短期PC到长期PC

在图9-3中,假定某一经济体系处于自然失业率u*,通货膨胀率为3%的A点,此时若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到u1,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通货膨胀率也上升至5%。由于在A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3%,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5%,高于其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从而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导致厂商生产积极性提高,产出水平和就业率增加,于是失业率下降到u1。于是就会发生图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PC1(Pe=3%)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下降到u1,而通货膨胀率则从3%上升到5%。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短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与此同时,工人们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3%调整到现在的5%,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落到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有的水平,失业率又回到了原来的u*,但此时,经济已经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5%)的B点。(www.xing528.com)

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在短期内,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诸如PC1、PC2…的各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地上升。

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图9-3中,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换句话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告诉我们,从长期来看,政府运用扩张性政策不但不能降低失业率,还会使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知识拓展

通货紧缩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物价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就是产品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在经济实践中,判断某个时期的物价下跌是否是通货紧缩,一看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否由正转变为负,二看这种下降的持续是否超过了一定时限。

一般来说,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去经济中的“泡沫”,也会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投入和技术创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

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强化了居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左右了企业的“惜投”和居民的“惜购”,大量的资金闲置,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不利。由此看来,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不利的一面。为此,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