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意义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意义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了“看不见的手”概念。“看不见的手”理论获得了强大的支持。认为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必须用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予以纠正。所以当“凯恩斯主义”出现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说法开始在经济学中频繁出现。西方经济学语境下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是指用“市场机制”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及经济运行的理论。

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之意义

“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幸福而经营贸易的人做了多少好事。事实上,这种装模作样的神态在商人中间并不普遍,用不着多费唇舌去劝阻他们。”。亚当·斯密第一次提出了“看不见的手”概念。经后世西方经济学人的发掘,“看不见的手”概念被发展成蔚为大观的“市场经济理论”。

人们认为“市场机制”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指挥、协调着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庞大的人群、名目繁多的产品、多种多样的经济主体、各种经济要素所组成的人类经济形态,都在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之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当“西方经济学”意识到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拥有巨大魔力,并且当资产阶级可以从这种放任自流的经济状态中获利时。“看不见的手”理论获得了强大的支持。西方经济学在后世的论证中,逐渐将“看不见的手”理论发展为神话。他们认为“市场机制”能够自动调整运行中的偏差。任何对市场经济的干预都是错误的,都可能破坏掉市场经济自身的修复机能。

所以,“古典西方经济学”是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我们看到:从亚当·斯密提出“看不见的手”理论,到1929年资本主义大萧条出现之前。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主流都坚决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大萧条的出现,使得当时的世界经济出现了难以克服、难以度过的生存危机。这导致整个“西方经济学”颜面扫地。大萧条激化了社会矛盾,破坏了世界市场的运行。为了自身的生存,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本国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发动了旨在“抢夺世界市场、消灭对方产能”的世界战争。接着沙皇俄国发生了苏维埃革命,并实行了政府强力干预经济的“计划经济”制度。美国为了走出大萧条的泥潭,实行了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罗斯福新政”。古典西方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理论被“社会现实”无情地抛弃了。(www.xing528.com)

凯恩斯在总结“古典西方经济学”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发表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创立了“西方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旗帜鲜明地主张政府干预对经济运行的重要性。认为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必须用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予以纠正。所以当“凯恩斯主义”出现后,“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说法开始在经济学中频繁出现。人们认为市场机制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干预是“看得见的手”。

西方社会由大资产阶级控制政权。而大资产阶级从自身利益角度,本能地反感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所以“西方经济学”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在大萧条过后又能迅速咸鱼翻身,再一次登上理论的殿堂。只要经济运行平稳,整个西方社会就会本能地反对政府干预;只有在经济运行出现难以克服的问题时,凯恩斯主义才会再一次成为主流经济学。

所以西方经济学才有了两个相互对立的主流学派,一个学派主张政府干预,另一个学派主张市场自我修复机制的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主义的主要流派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流派、新剑桥学派等;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流派有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奥地利学派等。

西方经济学语境下的“看不见的手”理论,是指用“市场机制”组织和协调社会生产及经济运行的理论。西方经济学语境下的“看得见的手”理论,是指政府应该干预经济运行,以避免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市场机制所难以克服的危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