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新设计:构建社会库房账簿体系:重构数字经济下的存储和管理

重新设计:构建社会库房账簿体系:重构数字经济下的存储和管理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部落首领、农户家长、“货币”只是各自时代“社会库房”的管理员,而不是所有者。所以“社会库房管理员”的权责分为了两个“管物权责”和“管账权责”。不但“社会库房”如此,其他任何库房的管理员都负有该两项权责。这两种记账方法都是“社会库房”账簿系统中需要用到的记账方法。根据发生时间的前后而记录“社会库房”中所发生的收支事项。分家意味着“部落库房”的解体,也意味着自身原有权利的彻底消失。

重新设计:构建社会库房账簿体系:重构数字经济下的存储和管理

我们如此详细地讲解“社会库房”的方方面面,甚至其记账系统都要单独讲述,岂不是喧宾夺主,主题不明?很多人会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若大家这么认为,就错了,因为这里别有洞天。

(一)“社会库房”的记账方式的种类

在部落时代,库房“仓储物资”的所有者并不是“部落首领”,而是全体“部落成员”。在自给自足农牧业时代,农户“小粮仓”粮食的所有者也不是农户家长,而是整个家庭。在现代化大生产时代,市场“仓储物资”的所有者同样并不是市场销售者或“货币”,而是全体社会成员。

部落首领、农户家长、“货币”只是各自时代“社会库房”的管理员,而不是所有者。而任何时代,“管理者”都需要向其“所有者”负责,并汇报工作。就如任何公司的总经理需要向董事会股东大会负责一样。

“库房”是用来存放“仓储物资”的。“库房管理员”除了检验、收发和保存“仓储物资”外,还需要随时将库房里的存货数量告知该库房的所有者。所以“社会库房管理员”的权责分为了两个“管物权责”和“管账权责”。不但“社会库房”如此,其他任何库房的管理员都负有该两项权责。

既然“社会库房”的管理员具有“管物权责”和“管账权责”,则必然需要担负起记账的职责。记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式记账法(流水账),即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记载所发生的会计事项(时间、数量、金额、规格型号、余额等)。另一种是复式记账,又称借贷记账法;可以记载每个会计事项的来龙去脉。这两种记账方法都是“社会库房”账簿系统中需要用到的记账方法。

(二)“单式记账法”的内容

任何库房都需要记账。最初人们只会使用“单式记账法”进行账簿登记。而“复式记账法”是15世纪意大利商人所发明的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阴阳记账方法”。

洪荒部落时代,“部落库房”的记账内容非常简单,只需要采用“单式记账法”就足够了。假设“部落库房”今天收到捕猎队交来5只野兔、6只野鸡、2只麋鹿,采集队交来4斗黄豆、2升绿豆、3石小麦等。“部落首领”用结绳记事的方法记录今天所发生会计事项的相应规格型号(野兔、野鸡、小麦等)和数量即可。然后根据该事项,计算出“部落库房”当前的库存数量。

而到了晚上分配食物的时候,由“部落首领”将“部落库房”中今天所收获的食物和现有的库存数量,通报给全体部落成员。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假设原先库存为零,今天共给大家分配3只野兔、5只野鸡、1只麋鹿、2斗黄豆、1升绿豆、1石小麦。则分配完毕后,“部落首领”告诉大家,“部落库房”里还剩余2只野兔、1只野鸡、1只麋鹿、2斗黄豆、1升绿豆、2石小麦。

“部落首领”将“部落库房”今天所发生的收库事件和出库事件,以及剩余库存都用流水账记账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单式记账法”。

这种记账方法非常简单明了。洪荒部落时代人们的食物种类相对比较繁杂,而到了自给自足的农牧业时代就会更加简单。因为大家的“小粮仓”里可能只有一种小麦或水稻,家畜可能只有羊。记账时,只需要记载数量变化就行了。今年收获了1000斤小麦,共消费了800斤小麦,剩余200斤小麦。只需要懂简单的加减方法就足够用来记账了。

“单式记账法”可以记载“部落库房”每天所发生的入库事项和出库事项,然后根据原先库存数额,就可以计算出当前的库存余额。其他所有的库房都可以用这种“单式记账法”每天进行登记。而登记的结果可以通过“库房盘点”来加以验证。当然,有时候因为丢失、被盗、毁损等,造成盘亏。有时候因为入库时少记载,出库时少登记,造成盘盈。这都可以通过调整记录而对账簿进行调整。

(三)“复式记账法”是“社会考核”的必然要求

1

“单式记账法”就是俗称的“流水账”。根据发生时间的前后而记录“社会库房”中所发生的收支事项。但是这种记账方法是有缺陷的,无法记载更多的事项。

我们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成员收获的猎物会越来越多,社会生产力逐渐足够养一帮闲人了。这样,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事情就会出现。有些奸猾之人看到干多干少一个样,于是就开始偷奸耍滑,出工不出力。大家有样学样,最终导致大家都没饭吃。所有实行平均分配制度的社会,都会面对这个挠头的问题。而解决的方法在不改变所有制的情况下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行“绩效考核”。

那么一旦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则“部落库房”记账系统的麻烦就出现了。原有的流水账不足以记载每个人的绩效。部落成员那么多,每天都有收入和支出,时间一长,再聪明的大脑都要乱了。古人依靠结绳记事,那绳子估计也会被拧成麻花了。

因为一旦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则就相当于“部落首领”所需要记载的账簿,由一套变成两套了。一套账簿是原先的库房实物流水账,另一套是每个人的考核账。在一套账上,记载两套账的内容时间一长就会乱成一锅粥。于是当“绩效考核”制度实行一段时间后,“部落首领”首先就崩溃了。在没有复式记账法的洪荒部落时代,现代意义上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而当“部落首领”穷尽了监督、检查、分配偏向、惩罚等手段后,依然不能制止偷奸耍滑的现象。则最后不得不采用了最不愿意的方法:分家。分家意味着“部落库房”的解体,也意味着自身原有权利的彻底消失。

但是形势比人强,不分家社会生产生活无法继续。所以在“部落库房”记账方法革新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很多“部落社会”就解体了。但是“部落社会”共同体过早解体,对部落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好事情。没有了共同的生产生活,则就会失去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就无法发挥集体的力量,无法抵御外来的威胁。这非常不利于种族的生存、繁衍

2(www.xing528.com)

但是我们并不能排除有些聪明的“部落首领”使用了一些特殊的“复式记账法”,解决了“绩效考核”问题。

中国汉字有关金钱的字眼都会是“贝”字旁,例如:赋、货、贡、贯、资、费、赐、赚、贱、贵等字眼。通过考古我们也知道贝壳曾经在上古时期长期充当华夏部落的“货币”。至于贝壳为什么会充当“货币”,我们暂且不从“货币”的特性去考察,而仅仅从其起源考察。

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我们的华夏古人有一位聪明的“部落首领”。他发现贝壳具有轻便容易携带、不易腐朽、容易计数、做上记号后难以伪造等特点。非常方便在“部落库房”的记账过程中使用。于是这个聪明的“部落首领”突发奇想,是否可以在部落“绩效考核”时,使用贝壳来辅助计算呢?

于是,这个聪明的“部落首领”经过深思熟虑后,开始试着实行一种全新的记账方法。他根据原先“部落制度”所规定的上交既定数量的粮食或野味就能够享受到一个“标准食物”的规定。折算出每种物资充当一个“标准食物”的数量,例如,1头麋鹿=10个标准食物,1升小米=1个标准食物,1只兔子=2个标准食物,等等。然后用“特定数量的贝壳”充当一个“标准食物”,例如10个贝壳=1个标准食物。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每种单个上交物资的贝壳数量了,例如:1头羊=100个贝壳,1升小米=0.1个贝壳,1只兔子=20个贝壳。

假设:用100个贝壳表示一头麋鹿,20个贝壳表示一只野兔,10个贝壳表示1升植物种子,等等。同时用10个贝壳表示一天的标准食物。则当部落捕猎队(1队)将2头麋鹿上交“部落库房”时,“部落首领”只需要将200个贝壳,平均分配到该捕猎队成员的名下就可以了。当捕猎队(2队)将5头麋鹿上交“部落库房”时,“部落首领”只需要将500个贝壳,平均分配到该捕猎队成员名下就可以了。其他采集队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进行记录。

聪明的“部落首领”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考核办法。他依然只需要记录好“部落库房”流水账的同时,将贝壳放到相应的部落成员名下就可以做好“考核奖罚”的记录。这种方法记账和考核两不误,就连以前分配时需要计算每人分配多少食物的事情都可以省略了,而且还公平、公正,这必然获得“部落成员”的尊敬和爱戴。

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复式记账法”。没有复式记账之名,却有复式记账之实。“部落库房”在收入“捕猎队”交来的猎物时,会在记载该收入事项的同时,将贝壳放入相应的成员名下。这相当于复式记账法中:借方,记载收入的数量;贷方,记载该收入的来源。所以华夏古人成功地解决了“绩效考核”的问题,维持了“部落社会”的凝集力,并不断壮大。

(四)贝壳辅助记账的“复式记账法”是“货币”的真正起源

1

部落成员性格各异,有人信赖“部落首领”的公平,有人对“部落首领”充满质疑。于是“部落首领”为了自证清白,当这种记账方法发明之后,会向大家阐明这种记账方法的原理。并宣布了新的部落“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上交每种“收获物”会获得某数量的贝壳,以及上交某数量的贝壳可以到“部落库房”领取一个标准食物。并且,鉴于大家希望自己保管贝壳、自由处分所收获贝壳的愿望,“部落首领”不再自己将贝壳放到相应有功人员的名下了,而是直接交个部落成员,由他们自己保管。

于是“捕猎队”上交猎物,然后“部落首领”付出相应数量的贝壳。采集队上交植物种子,然后“部落首领”付出相应数量的贝壳。而当“部落首领”向大家发放食物之时,就会发出食物、收回贝壳。于是贝壳就会在部落库房内外、部落首领和部落成员之间流转。整个部落生产生活有条不紊地展开。

当大家认可贝壳的作用之后,聪明的部落成员会发现:贝壳不但能够到“部落库房”领食物,而且可以让人帮忙洗衣挑水、敲腿搓背。所以贝壳就会逐渐在“部落成员”之间流转。

紧接着,聪明的部落成员发现,有人竟然抓住野兔后不上交“部落库房”,而是直接同其他部落成员交换贝壳。于是,大家逐渐发现贝壳不但能够从“部落库房”中取得食物,而且可以从其他部落成员手中取得食物。当大家发现贝壳的魔力后,于是纷纷开始储存贝壳,或者相互之间用贝壳进行交换。

人们多认为“货币”是在交换中产生的,而本书却认为“货币”是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萌芽的。先有“部落库房”对贝壳的认可,再有贝壳在群体之间的流通。这个在部落成员之间周转不息的贝壳,是不是“货币”的雏形呢?很显然,这就是“货币”的雏形。

2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当代,“市场”成为“社会库房”,“部落首领”化身为“货币”。有形的“部落库房”消失了,有血有肉的“部落首领”消失了。那么“社会库房”还需要记账吗?新时代的“部落首领”——“货币”,还能够像部落时代一样记账吗?

在洪荒部落时代,“部落首领”虽然采取了使用贝壳的新“绩效考核”办法,不用再耗费精力记载每个人对“部落库房”的贡献了。但是“部落库房”的收支账簿还是要登记的。否则当部落成员拿着贝壳到“部落库房”领取食物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食物可领取了。

可是我们知道随着部落成员对贝壳各种用途的认识逐渐加深,大家逐渐在“部落库房”之外形成了一种类似黑市的交易市场。贝壳并不一定非要通过“部落库房”周转。于是导致“部落库房”对部落经济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当“部落库房”之外的黑市规模超过“部落库房”之后,“部落库房”对于整个部落社会来说就变得可有可无了。最后“部落库房”依然会因为“部落首领”监守自盗、部落成员弄虚作假等种种弊端的打击之下逐渐解体,并最终被各种分散的“小粮仓”“牲口圈”所替代。当然,这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社会化大生产兴起后,“社会库房”变成了各种“市场”。各种“市场销售者”们作为新时代“社会库房”的辅助管理员,他们会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发登记好自己掌管的各种商品的收发记录和存货数量。所以这些“市场销售者”们替代“部落首领”做好了“社会库房”中“流通中消费品”的登记记录工作。即使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物资的品种数不胜数,但是众多的“市场销售者”们依然能够做好各种账簿登记工作。

“货币”作为新时代的“部落首领”,当然能够记账。并且记账的方法简单明了:“货币”数量,就是最终的记账结果。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则说明“部落首领”干得很好,社会成员有钱就说明为“社会库房”做出的贡献多,没钱则说明为“社会库房”做出的贡献小。

当然这种记账方法,简单粗暴,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在社会发展初期,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简单、方便、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也是一个精确、方便、合理的记账方法。至于货币所带来的弊端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们这里暂且不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