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方图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探讨

五方图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探讨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上升期。“社会消费”是“经济运行”的起点也是终点。而“五方图”是对“简化经济运行总图”上升到哲学理论角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简化经济运行总图”亦可称之为“经济运行五方图”。

五方图与经济运行的关系探讨

“五行者,往来乎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北方阴极而生寒,寒生水;南方阳极而生热,热生火;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风生木;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燥生金;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湿生土。其相生也,所以相维,其相克也,所以相制,此之谓有伦。火为太阳,性炎上;水为太阴,性润下;木为少阳,性腾上而无所止;金为少阴,性沉下而有所止;土无常性,视四时所乘,欲使相济得所,勿令太过弗及。”

从以上文字中我们看到“北方阴极而生寒、南方阳极而生热、东方阳散以泄而生风、西方阴止以收而生燥、中央阴阳交而生湿”,根据中国传统的面南背北的方位,以及五行五色配属关系,将以上五句话的内容画出图形,则有图16-1:

图16-1 五方图

对于该“五方图”,大家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我们前面所推导出的“经济运行总图”同该“五方图”高度雷同。“经济运行总图”参见图14-7。

我们将该“经济运行总图”进一步简化、抽象化,则可以得出一个“简化经济运行总图”。如图16-2所示:

图16-2 简化经济运行总图

图中,“起点”表示“经济运行”的起点,“顶点”表示“经济运行”的顶点,“上升”表示“经济运行”的上升期,“下降”表示“经济运行”的下降期。

很显然,“社会消费”是“经济运行”的起点,经济运行因“社会消费”而发轫,就如大家因为要饮食所以才需要捕猎等经济活动一样,饮食是整个经济运行的起点。(www.xing528.com)

“社会需求”是“经济运行”的上升期。刚刚吃过食物时,是没有再吃食物的需求的。只有肠胃中的食物消耗到产生饥饿感时,人们才会产生进食的需求。有需求然后才有寻找或制造食物的动力。而产生吃一只野兔的需求,则会产生捕获一只野兔的生产动力;产生吃两只野兔的动力,则会产生捕获两只野兔的生产动力。产生了生产的动力,然后才会进行生产活动。就如思维是行动的前奏一样,“社会需求”是“社会供给”的前奏。有了“社会需求”的欲望,才有了“社会供给”的行动。所以我们称“社会需求”,是经济活动的上升期。

“社会供给”是“经济运行”的顶点。以我们平常的眼睛看来“社会供给”所代表的“生产活动”几乎是经济活动的全部。但是实际上,“社会供给”仅仅是“经济活动”的高潮,表示经济运行达到了经济周期的顶点。在经济活动高潮处,经济活动产生了的成果——商品。就如我们到灌木丛中去捕猎野兔,并捕获了两只野兔。这是经济周期的高潮点。

“社会分配”是“经济运行”的下降期。捕获猎物后,经济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到了另一个经济过程,这个经济过程是经济活动的下降期。人们捕获猎物后需要对猎物进行分配。例如两个人合作捕获了两只野兔,一只肥大、一只瘦小,于是面临着如何公平分配野兔的问题。这个公平分配两只野兔的过程,就是经济活动的“社会分配”。这个“社会分配”是经济运行的下降期,只有社会分配完成后,猎物才可以归属到每个人手中。

“社会消费”是“经济运行”的起点也是终点。捕获猎物后需要进行处理并食用后,才能够被身体所吸收。这个食用野兔的过程,就是消费的过程。这样,经济运行从“社会消费”的起点,经过“社会需求”的上升期,再经过“社会供给”的高潮期,再经过“社会分配”的下降期,最后又回到了“社会消费”的起点。

“社会流通”是“经济运行”的中间过程,这个过程就如一个库房,也犹如一个物流过程。从“社会需求”到“社会供给”,再经由“社会分配”回到“社会消费”的终点;这个经济过程是一个简化了的经济活动周期。实际上人们不可能饥饿了再去捕猎,也不可将捕获的猎物全部分配干净。而是需要经过一个中介机构协调以上四个过程。这个机构在远古部落时代是“部落库房”,在现代社会是“社会库房”(市场)。这个机构所代表的经济活动过程,就是“社会流通”。

我们将“五方图”和“简化经济运行总图”进行比较,则有图16-3所示:

图16-3 对比图(经济运行五方图)

很显然两者是一回事。“简化经济运行总图”是对经济运行全过程的高度抽象图。而“五方图”是对“简化经济运行总图”上升到哲学理论角度的更高层次的抽象,“简化经济运行总图”亦可称之为“经济运行五方图”。

根据前面的论述和从图表的样式都可以发现,两者完全是一种哲学理论和经济学应用之间的关系。是“道”和“器”的关系。它们无论“外表样式”还是“内在机理”都完全一致。我们将在下一节具体探讨和证明这种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