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村级精准帮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村级精准帮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岳西县厘清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与村干部在村级治理中的主次关系,以外部治理力量辅助村庄内部治理力量强化治理能力,提升村庄自治能力,建立精准扶贫措施最后有效落地的治理保障。

村级精准帮扶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1.实施“双包”措施有效解决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针对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的问题,岳西县于2014年开始实施“双包”制度,对全县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确定一个定点帮扶单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通过“双包”定点帮扶,进一步强化包村帮扶单位和包户负责人的扶贫责任,更加广泛地动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脱贫成效。

2.外部治理力量辅助村庄内部治理力量完善自治体系

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制度是当前基层扶贫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该制度通过下沉治理力量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在具体实践中,一些贫困村的村庄治理力量主次颠倒,即下沉的治理力量强治理,而村干部弱治理。岳西县厘清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与村干部在村级治理中的主次关系,以外部治理力量辅助村庄内部治理力量强化治理能力,提升村庄自治能力,建立精准扶贫措施最后有效落地的治理保障。(www.xing528.com)

3.培育优质的村庄治理后备力量

岳西县强化村庄治理力量,更好地服务于2020年之后的扶贫工作以及乡村振兴工作,同时培养村庄新生后备干部。自2013年以来,岳西组织部开始实施“大学生回乡工程”,吸引一批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到村任后备干部,有效解决基层难留人才的困境,加强基层村“两委”干部工作能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储备年轻优秀人才。人才储备库的建立具有前瞻性及可操作性,有力地打造了一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