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详解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详解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基数中扣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例如,某公司3月份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详解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1.原始价值

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初始入账价值。以原始价值作为计算折旧的基数,可以使折旧的计算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

2.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应从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基数中扣除,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3.预计使用年限

预计使用年限是指固定资产预计的可使用年限。在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企业主要应当考虑固定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以及法律法规对资产使用的限制等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对所有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以及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除外。在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

第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第二,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是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未提足折旧的,也不再补提。

第三,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对原已提折旧进行调整。

(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是将应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各使用期间进行分配时所采用的具体计算方法。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因此,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受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影响的方式及程度、科技发展及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它是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为分摊标准,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总额均衡分摊到使用各年的一种折旧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相等,不受固定资产使用频率或生产量多少的影响。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的公式如下

在实务中,固定资产折旧额是根据折旧率计算的。折旧率是指折旧额占原始价值的比重。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 

折旧率可分为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进行计算。

【例7-7】甲公司一台设备的原始价值为1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的各年折旧额,如表7-1所示。

表7-1 年限平均法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

年限平均法的优点是:计算过程简便易行,容易理解。(www.xing528.com)

年限平均法的缺点为:①只注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时间,忽视使用状况,各年计提同样的折旧费用,显然不合理。②固定资产各年的使用成本负担不均衡。一般来说,随着资产的使用,所需要的修理、保养等费用将会逐年增加,这就产生了固定资产使用早期负担费用偏低,而后期负担偏高的现象。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以固定资产预计可完成的工作总量为分摊标准,根据各年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折旧方法,各年折旧额的大小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工作量法计算折旧,首先要计算固定资产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其次根据每期的实际工作量计算当期的折旧额。用公式表示如下

采用工作量法,对不同的固定资产,应选择适当的工作量标准计算折旧,如机器设备应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运输工具应按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建筑施工机械应按工作台班时数计算折旧等。

【例7-8】甲公司的一台施工机械按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原始价值1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4%,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可工作20 000个台班时数。该设备投入使用后,各年的实际工作台班时数分别为:8 000,5 000,5 000,2 000。

各年折旧额的计算结果,如表7-2所示。

表7-2 工作量法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

工作量法一般适用于使用情况很不均衡,使用的季节性较为明显的大型机器设备、大型施工机械,以及运输单位或其他企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等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工作量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实用,而且以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为分配固定资产成本的标准,使各年计提的折旧额与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成正比,比较合理。

工作量法的缺点是:将有形损耗看作是引起固定资产折旧的唯一因素,忽视了无形损耗的客观存在。工作量法在计算固定资产前后期折旧时采用了一致的单位工作量的折旧额,而实际上这一折旧额在各期是不一样的。

3.双倍余额递减法

这种方法属于加速折旧法,即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使用前期提得较多,在使用后期提得较少,使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期尽快得到补偿,从而加快折旧速度的一种计算折旧的方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双倍的直线折旧率作为加速折旧率,乘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率是以直线法不考虑净残值的折旧率乘以2来确定。折旧额的计算用公式表示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例如,某公司3月份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例7-9】甲公司一台设备,原始价值为1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各年折旧额的计算,如表7-3所示。

表7-3 双倍余额递减法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

该例中,第4年、第5年的折旧额均为8 800元,是用第4年的期初账面净值21 600元减去固定资产净残值4 000元后的余额,在最后两年平均计算所得。在会计实务中,为简化折旧的计算,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的最后两年,将双倍余额递减法改为直线法,将剩余的应提折旧总额在最后两年平均计算。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是以计算折旧当年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数作分子,以固定资产各年尚可使用年数的总和作分母,分别确定各年折旧率,用各年折旧率乘以应提折旧总额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相比,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各年计算折旧的基数相同,都是应提折旧总额,但各年的折旧率是一个递减的分数,因此各年的折旧额也是递减的。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的公式如下

【例7-10】接【例7-9】,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各年折旧额,如表7-4所示。

表7-4 年数总和法各年折旧额计算表  单位:元

和直线法相比,加速折旧法对应提折旧总额在各使用年限之间的分配上采用了递减的方式而不是平均的方式。可以使固定资产的使用成本各年保持大致相同,使各期的负担相对均衡;使收入和费用合理配比;将固定资产的大部分成本在使用早期收回,可使无形损耗的影响降至最低。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